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社动态

信用为媒 实现银村共赢——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信用村建设纪实

文章作者:柘荣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10月13日

农户贷款一直面临着担保难、抵押难的问题,柘荣联社以信用为媒,积极开展信用评级、信用村创建等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探索破解制约农户融资难的担保抵押瓶颈的渠道。2010年以来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作为柘荣联社挂牌试点的 “信用村”,创建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信社增盈的“银村共赢”局面,也为地方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金融保障。

一、基本情况

柘荣县英山乡半岭村位于英山乡西南部,北与何家山、英山村相邻,南与李家山村相连,东与田头洋村、凤洋村接壤,西与福安上白石沙坑村交界,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下辖4个自然村(半岭、老富弯、长洋、雷米丘),全村现有9个村民小组,196户858人。

自创建“信用村”6年多来,柘荣联社为该信用村建立农户电子及纸质信息档案160多户,贷款授信金额35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从70多万元增加至2016年9月底的270万元,并全部执行再贷款优惠利率,发放贷款零不良。6年来累计向该村投放信贷资金1500多万元,有力推进该村脱贫致富的步伐,全村村民人均收入从3000元增加至现今的10000多元,贫困户也由原来的14户减少至目前的8户。

二、主要做法

(一)多方联动,扎实推进。在人民银行柘荣县支行指导和支持下,柘荣联社通过进村入户的实地走访,有计划的按照“信用村”的各项评定标准进行前期摸底,会同信用村评定领导小组成员对行政村的信用状况进行调查,通过严格评定,将半岭村评定为“信用村”。同时取得村两委对信用社工作的支持,通过村两委在人熟、地熟的优势基础上对农户需求及基本情况信息进行初步审核,再由村两委将该村生产经营及信用状况较好的农户推荐到信用社进行贷款申请及调查。在贷款申请过程中提供村委、公职人员等代偿能力较强的担保,并在贷款发放后,村两委积极负责地向信用社提供农户贷款经营状况和资信变化信息,帮助信用社组织资金、清收贷款等工作。

(二)宣传到位,营造诚信氛围。柘荣联社出台《柘荣联社信用村管理办法》,对信用村授牌、摘牌、利率调整、贷款增减条件指标进行详细规定。通过与村委、村民代表签订信用村协议,将信用村管理办法、协议在村里张榜公布,召开村民代表座谈等方式让农民了解建立信用村对农民、农村发展重要作用与意义,有效将以前靠村两委监督变成全体信用户互相监督,从而更有效保证信用村健康长效发展。同时,每年村两委及该信用村工作带头人会再村里定期开展信用建设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提高认识,进一步树立牢固的信用意识。此外柘荣联社经常性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等活动,向农户宣传征信相关知识,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积极参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浓厚意识氛围。

(三)资金保障,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信用村”创建后,柘荣联社对“信用村”辖内村民贷款申请优先办理,优先保证满足该村的信贷需求,贷款利率全部执行再贷款优惠利率,并在符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给予该信用村简化相关贷款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同时得益于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政策的大力支持,柘荣联社服务“三农”能力得以进一步提升。柘荣联社在该信用村严格按照人民银行扶贫再贷款的要求规范,设立专门台帐,实行优惠利率,确保扶贫再贷款专款专用,有效支持了该村支持该村茶叶、太子参为主的种植业,肉兔等养殖业等行业的发展。创建信用村6年多来累计向该村投放信贷资金1500多万元,有效推进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 。

(四)银村互助,全面清收不良。“信用村”的创建有着严格的评定条件,其中清收不良是创建“信用村”工作的关键。为了保障半岭村“信用村”工作的有效可持续推进,柘荣联社及村两委保持良好联动,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打响清收不良贷款“攻坚战”,取得十分明显的成效,截止目前半岭村“信用村”实现不良贷款为零。一是柘荣联社携手村两委定期根据市场情况追踪借款人经营情况,对有可能出现风险的借款人及早介入,给予帮助,提供解决方案,尽早消除潜在贷款回收风险。二是在贷款期限内,每月结息日,均跟村委保持联动,若有出现利息逾期等情况,除我社客户经理进行催收以外,村两委也会积极协助,至今未发生该信用村客户长期拖欠利息情况。三是在发生客户经营严重恶化,确实无法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下,除柘荣联社进行积极催收外,村两委也会进行协助催收,了解恶化原因,积极帮助其恢复生产,鉴于该村已形成“讲信用、重诚信”的良好氛围,贷款催收成效也较高,暂未形成一笔不良贷款。

(五)强化基础设施,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柘荣联社以构建“身边的银行”为目标,力争农村客户能够足不出村享受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利用基础设施的布设与使用,加强信用信息征集和更新,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一是拓宽支付渠道,广泛布设小额便民点、ATM、CRS等自助机具,实现金融服务“村村通”,目前,在英山乡设立CRS机1台,在该村布设小额支付便民点机具1台,基本满足了当地村民小额现金存取、自助缴费、转账、汇款等多种服务需求,实现了该村金融服务不出村的目标。二是打造农村用卡环境,持续开展“磁旧迎芯”、“折换卡”等活动,鼓励并引导农户使用电子银行渠道办理金融业务。三是利用E动终端、移动POS机等设备,将柜面业务办理延伸至农户身边,切实提升服务品质。截至7月末,流动金融服务小组共走进半岭村开展移动金融服务2次。四是依托互联网平台,全面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兴支付业务,让偏远地区农户亦可享受移动金融带来的便捷,有效延伸基础金融服务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