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在农信中学会感恩

文章作者:漳浦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7日

“感恩”这个话题,从小谈到大。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是教育体制中从小就必须培养起来的。无数的作文课上,我们谈论感恩,书写感恩。感恩在当今社会更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身为信合的一员,身为银行服务业的一员,更要学会处处感恩。然而,今天,我要谈论的却是对感恩的追溯与思考。
    “感恩”一词的起源,在古代典籍没有找到相关记载,汉语里始见于《辞海》中,但它只是海南的一个地名,并无实义。更多的则把它归为“舶来词”,也就是“外来词”。英语中称为“be thankful ”。牛津字典对它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

“感恩节”是基督教的节日,源于北美英国殖民地普利茅斯。该地居民于1621年获得丰收后,举行感谢上帝的庆祝活动,后经美国总统林肯定为全国性节日。而今天我们了解到的感恩节是外来文化入侵下的被迫吸收,再到如今中国对感恩节的推崇,可想而知这个词汇的感染力。

讲了这么多,那么感恩到底是什么?

首先感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在哲学上可以理解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古语有:“百善孝为先”之说,因此可以佐证“感恩”是属于善类的行为。

其次,感恩,是一条人生基本的准则,是一种人生质量的体现,是一切生命美好的基础。为什么这么说?你细想一下,我们时常抱怨人生,抱怨家庭,抱怨制度的不平。但是如果我们怀着感恩的心态我们会怎么想?我们会说,至少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也看到许多美妙的景色,还遇到了那么多和蔼可亲的人。这样一想我们的心情岂不是舒服了许多!

还有,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

在佛法中,经常说“报四重恩”:一、感念佛陀摄受我以正法之恩;二、感念父母生养抚育我之恩;三、感念师长启我懵懂,导我入真理之恩;四、感念施主供养滋润我色身之恩。我们感念众生旷劫供我所需之恩,感念自然界,太阳供我光明与热能,空气供我呼吸,花草树木供我赏悦。

身为农信人,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与工作心态,要懂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将情绪异化,将全身投入自己所扮演的较色,以感恩的心态去面对社会大众,要知道感恩是一束金色的阳光,能化解冰雪。就让我们学习感恩,让这束阳光也照耀我们大家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