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感悟智慧人生 共创智慧农信

文章作者:漳浦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6月05日

当你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为了服务,为了布施,为了博爱,为了修福修惠而工作时,你一定会过得充实快乐,你的精神力量(正能量)会不断成长,这就是智慧人生。同样,为了实现我们农信社的自我价值,以强化科技转型为支撑,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奉献社会,这就是智慧农信。今天,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征途上,我们农信人在感悟智慧人生中共创智慧农信。

任仲平在《人民日报》(2015年4月02版)曾说:“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诗化的语言道出令人心痛的价值失落,道出了我们文化软实力的缺失,道出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也道出了人生智慧的缺失。同样,在强化科技支撑转型,创建智慧农信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智慧中国,感悟智慧人生,实现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智慧农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智慧。它对外来文化较强的吸收能力有利于农信社金融制度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用理性的方式去看待客观世界,看待外国先进的金融制度,对外来的金融文化有较强的吸收能力。例如,我国的货币信用制度虽然曾经遭受西方金融制度的冲击,但同时也吸收了其符合中国金融发展的“营养成分”。对外来优秀金融文化的吸收将大大促进智慧农信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稳定特性有助于智慧农信建设稳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古老文化中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了基本特征,内涵随时代的进步而不断丰富,这种稳定特性所焕发出的不骄不躁、紧张有序和稳步推进的精神状态将成为我们农信人精神风貌的特写。只有拥有今天智慧般的精神风貌,才有明天的智慧农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节俭将为智慧农信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节俭视为一种美德,崇尚节俭使人们养成先储蓄后消费的生活作风,这将有利于我们农信社存款业务的增长,有利于提高农信社服务三农、造福民生和奉献社会的资金实力,提升我们农信社的自我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讲求信用有利于减少信贷风险,为智慧农信建设提供安全保障。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而且将其奉为人们要严格遵守并在生活中努力践行的道德规范。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像车没有轮子,无法行走。我们在薪火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渐渐养成了诚实守信的美德,这将有利于减少我们农信社的信贷业务风险,为智慧农信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生智慧是无穷的。如果人生智慧是一片广阔的沙漠,如果我们农信人是沙漠中可爱的骆驼,那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沙漠中葱郁的绿洲,智慧农信就是我们前行的目的地。在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今天,我们农信人就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悟智慧人生,共创智慧农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