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一件棉袄:承载温情与关爱

文章作者:漳平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18年10月30日

     编者按:一件棉袄,穿遍兄弟姐妹;一件棉袄,是长辈对后辈的关爱。改革开放40年来,老百姓的穿着在变化,不变的是温暖亲情。“我家40年”的故事,从那一件破旧的棉袄说起。

讲述人:钟添金,男,47岁,务农

记录人:钟丽连,女,28岁,农信员工,讲述人的女儿。

    1978年,我刚7岁,对幼时的事情记得较为模糊。那时候,咱们家已经有了5个小孩,开着一个杂货铺,村里面的生产刚恢复不久,日子过得挺拮据,生养孩子实在艰难,过年时小的永远都在穿大孩旧衣服,缝缝补补又一年。我记得小时候穿的那件袄子是你奶奶把你大伯的旧衣改了又改,破的地方缝上,明年继续

    初三考学那年,我因0.5分与长汀师范院校失之交臂,你爷爷便让我去学了裁缝。你小时候的花裙子很多都是我做的。1992年,我遇到了你妈妈,1993年你出生了,赶上了计划生育,家里被罚了款,妻子的嫁妆17寸的黑白电视机也被充了公。那时,家里穷到连你叔叔的学费都很难凑齐,更别提添置新棉袄了,我只能学着样式,依葫芦画瓢,做薄薄的棉袄。

你4岁的时候,你爷爷去世了,家里的经济更是难以为继,我跟你妈妈、你奶奶常常要忙农活,那时候都是你曾祖母一直背着你,带着你。曾祖母穿一身长袍的样子,还有她对小辈童真的保护。你曾祖母去世前还惦记着小辈们有没有厚的冬衣。

    随着你渐渐长大,家里的经济状况也逐渐变好。你童年的时候咱们家买了拖拉机,帮村里田地比较远的农户运运稻谷、柴火等。后来攒了些钱后,我们家换成了小型的人龙马车,这个时候村子很多人开始改造旧屋,兴建砖房屋,我靠着运输砖石赚取一些费用。这个时候家里买得起棉絮量较足的棉袄,一家人和和乐乐。

    2005年乡村开始兴起养殖业,自由经济发展规模不断加大,许多人走上了“畜牧养殖产业道路”,我们家也加入这一事业中,开启了小片区养殖模式,到后来进行集中化规模标准化养殖。你上初中的时候,村子终于有了水泥路,搞运输也比以前简单了些。我们家的经济相比前10年已经有了提高。你上高一的时候,咱们住进了新房子,“家电下乡”活动让电器费用优惠了许多,咱们购置了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等。你高中毕业那年,乡村宽带服务推进,咱们家又安置了宽带,购买了网络电视服务。

    最近几年,国家经济发展繁荣,乡村也发生了许多变化,有了“农村淘宝”、农村河堤建设工程推进、房屋所有权登记等等。咱们村作为粮食生产基地和烟草种植基地,农业种植也不断发展,技术从原始耕犁到机器设备,村子里的生产方式也有了变化。咱们家穿的棉袄形式越来越多样,家人间相互赠送棉袄,尤其是长辈之间。家人喜欢环坐在一起,穿着新年棉袄,觉得很满足。时间过得很快,经济的变化,你跟弟弟的成长,都印证了这个时代的发展。(漳平农商银行  钟丽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