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联社对接全省首家“农村淘宝”
文章作者:联社副主任 余世勋文章发布时间:2015年02月10日
阿里巴巴集团启动“千县万村计划”,计划在3至5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我省是继浙江、广东之后,全国第三个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推进“千县万村计划”的省份,尤溪县则是阿里巴巴集团在全国选定的四个“农村淘宝”合作项目的试点县之一。
面对尤溪县成为我省与“农村淘宝”合作“第一县”的新形势,县联社主动加强与县“农村淘宝”项目合作,成功当选尤溪县第一届电商协会副会长。
“唤醒”需求,激发活力
阿里巴巴指出:农村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需要大量的金融服务,“农村淘宝”能够把金融服务提供给农村广大的村民。
尤溪县“农村淘宝”在县内设立1个服务中心、14个服务站,提供网上代购、网上代卖、网上缴费及其他代办服务,将改变我县农村传统的消费、流通方式,促进消费和农产品销售流通,“唤醒”沉睡多年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农村淘宝”服务站开业仅3天,就为村民代理了1200多笔、金额15万元的网购业务。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农村淘宝”已经发芽,很快将在农村大地开花绽放,其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将会是不可估量的。作为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信社要更新观念、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
一方面,“农村淘宝”围绕电子商务,依托互联网平台,通过村级服务站,普及农民对电子商务的认知和理解,突破了信息不对称和物流贫乏的瓶颈,实现“网货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功能,解决了农村买难、卖难问题,为农村商业活动带来便利,唤醒了农村沉睡的金融服务需求,创造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另一方面,“农村淘宝”对农信社的存、贷、结算等传统业务带来了挑战。其交易的去中介化,很大程度上动摇了银行支付中介的地位,并且大量商户和消费者的注册信息、交易记录、社交关系乃至金融服务需求都将被获取,并形成排他性的优势,农信社有可能逐渐被“边缘化”;其移动支付的功能还加速了农信社存款的流失,随着“余额宝”的应用及推广,将截流更多低成本的农村闲散资金,有可能进一步产生利率、流动性等风险。
积极应对,取长补短
竞争已成趋势,合作才能共赢。面对“农村淘宝”这一新生事物,县联社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及时跟进金融服务,把“农村淘宝”作为2015年业务的一个突破点和增长点。
1、提高快捷支付额度,对接支付结算需求。在得知“农村淘宝”服务站的快捷支付额度无法满足其日常代购需求时,县联社当即决定将快捷支付额度从5000元提升至20000元,变堵为疏,促进在线支付业务的发展。
2、捆绑贷记卡支付,减少存贷业务流失。优先为14个“农村淘宝”服务站各配发5万元的贷记卡,捆绑贷记卡支付以及借记卡还款,减少存款流失及吸引资金回流;根据服务站运行情况和资金需求情况及时调高贷记卡额度;优先、优惠为服务站发放普惠金融卡以及信用、保证、联保等方式的贷款。
3、加大自助机具投入,提升电子业务发展。根据服务站实际情况,积极营销POS机、“福农通”、手机银行等电子产品,适时将作用发挥不明显的便民点调整到服务站,做到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目前,14个服务站有1个站安装POS机,3个站是小额支付便民点,9个站店主有手机银行,1个站店主有10万元分期付款贷记卡,6个站店主有41万元贷款。
4、支持特色农产品发展,加大支农服务力度。转变观念,主动营销,组织人员主动深入了解生产情况,对生产经营好,产品有市场的服务站“卖家”,优先解决其信贷资金需求,积极支持在服务站网上销售农产品的企业、合作社、农户。
5、加强服务站信息搜集,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安排工作人员每周至少一次到服务站实地了解、收集交易信息,掌握网上代购代销、资金流量及流向、银行卡使用等情况,引导服务站交易人员使用县联社银行卡进行消费和货款回笼,并根据消费明细办理1-3万元额度的贷记卡,拓展使用他行卡网购的客户群体。同时,把服务站作为县联社业务宣传的一个窗口,大力推广农信社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