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
文章作者:永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1日
若是悟了,便是空了。
若是空了,便是悟了。
书页翻光了,却是满头雾水,诚然没有读懂。
着实不太甘心,就上网查找。读者的见解,各有千秋。仔细思索,不无道理。但终究都是别人的成果,别人的无极大道。在我眼前的,仍旧是三年五载可得的经文,不是三年五载不可得的无上法。
有人说:“有类作品,无需读懂其中奥义。若能在读的过程中,读到自己所需要的就足够了。”把这句话用在读《悟空传》上最好不过了。
不要去想金蝉子的前世今生,不要理会孙悟空的是非对错,也不要去为人神妖魔定个正义与邪恶,因为这万般变化的大千世界在作者笔下只不过是佛祖拈起的婆罗花。
若是悟了,脚下便是灵山;若是不悟,千里万里也是枉然。迦叶悟了,沐浴在佛法真义当中;金蝉子“不悟”,于是有了脚下的西行路。西行路,可笑的西行路。只能一路向西,北东南都有界限。这就好比一只置身于迷宫中的老鼠,只能沿着预设的轨道仓皇前行,还不容后退。到了西天就能成佛。佛是什么?
取经路上总会看到以下情景:每到傍晚时分,悟空就开始看着晚霞陷入沉思,由只石猴变成猴石,一动不动;每到夜深人静,八戒便会瞅着月亮若有所思,摸摸肚子又摸摸脸庞,眨巴眼睛,久久不能入睡;每到睡酣之时,沙僧总会从梦中惊醒,一遍又一遍的数着琉璃碎片。
如果,果真成了神佛,都抛却凡尘,不计过往。说白了就是没心没肺,忘了贪嗔痴戒。佛,就是空,就是虚无,就是不存在,到了西天就是老鼠撞见了猫,走向灭亡。
见到你的人都说:“你还是过去的你,只是多了头上的一道金箍。”当你发现别人都认识你,唯独你不知道自己有着怎样的过去,过去又发生了什么。这景象很像楚门的世界,悟空就是那个去努力寻找真相的楚门。别人都不希望你回到过去,因为你曾是不受人神管制,天地也难耐你何的齐天大圣。最可悲的事情就是别人恨你、怕你,却又拿你没办法。要想消灭你,除非你自己先丧失信念,自己打败自己。从五指山开始就是一场预谋!
但至少是悟了,牛魔王的酒未能唤醒的过去终于自己觉醒了。这种“悟”是一种对权利的悟。
八戒的悟是在妖怪变的猪圈里找到的。悟了,但始终不愿承认。是因为当初固执,没有吞下投胎前阿月给的类似于孟婆汤的一粒红色药丸。阿月嘴上说要他忘了过去,却依旧在精心设计着星河,等天篷回家。这种“悟”是一种对爱情的悟。
沙僧这种循规蹈矩,古板守旧的人最难悟了。在悟空打死唐僧后,不假思索,就去告状。可以看出他的内心世界,只有规则,只有正统。当在太上老君脚下找到最后一片琉璃,凑成了完整的琉璃盏。拿给王母娘娘检查,不料人家随口说道:“我要这东西还有什么用呢?”一松手,重新摔成粉末。我想就在这一瞬间,沙僧悟到了。这种悟是一种对信念的悟。
人都是这样,因为有了回忆和欲望,便自觉痛苦不堪,于是向往神仙。
可人一旦没有了回忆和欲望,就不再痛苦,但却不能再称之为人。也许这就是神仙吧!
后记:
这篇小说彻底颠覆了我的神学观。比起《与神对话》,我觉得此篇小说更有哲理性。神仙也是人修炼成的,骨子里自然就有某些人的劣根性,神仙的心思顶多也就是世间凡人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