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投以微笑 报之点赞

文章作者:长汀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3月15日

二十几载春秋,二十几个团聚之春节。正式参加工作了,由于工作值班需要,头一次过年没回家。没有过多想家的矫情,倒是有点异常的兴奋,一种被需要,一种独立的满足感。

过年,当大家都忙着回家时候,也是银行业人员最忙碌的时候。每天门未开,已有许多顾客在外等候,八点钟门一开,便蜂拥而至。这架势,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还真有点儿不淡定。每天接钞、加钞、清分,应付排成长队的顾客,忙得晕头转向。现在回想起那忙碌的身影,充实感油然而生。

看着顾客们怀揣着自己的血汗钱,满带笑容的回家过年,站在玻璃里头的我也有种幸福感。犹记得,大年二十八,有个年近耄耋的老爷爷,拿着存折过来说密码忘记了。样子十分焦急,一直喊着没钱过年了。我微笑着说,没事,可以挂失。老人家耳朵有点聋,听不清。我尽量让自己对着扩音器,耐心地跟他解释说挂失之后可以拿到钱,不用着急,问有没有带身份证。他却一直强调自己是老顾客,不用身份证,大家都认识他。看这“犟老头”,我使了点招,我微笑着先肯定他的话语,说您是老顾客,我当然认识您,但我这机器不认识您啊,所以您必须拿身份证过来让机器认识您。看我态度友善,也似乎有点儿理,老头慢吞吞的回家领了身份证过来。排队的顾客,看到这老人家,也直接让他先办好,取好钱,老头儿笑笑说,你这年轻的小妹,真不错,谢谢你,还竖起了大拇指。看着犟老头乐呵呵的离开,我心里也甜滋滋的,又帮忙解决了顾客的难题。

《诗经·大雅》中有一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说的就是解人之困,授之以桃,而受惠之人却以李相报,比喻友好往来。对客户,我们投以微笑,相信他们也会回报之以点赞。而这种被称赞的喜悦感,只有切身经历才能体会。农村信用社,服务的对象大多是上了年纪没有文化的淳朴老人,有时,我们或许听不懂他在说什么,有些甚至霸道的说自己是老顾客,可以有“特权”,顽固的霸占着柜台。面对这些,只要我们多一点耐心,少一点烦躁;多一些微笑,少一些面无表情。他们同样会为我们的服务点赞。

经历过这场“无硝烟”的过年柜台大战的“桂圆”才是真正的柜员,有着如同桂圆般薄薄的外壳,剔透的内在和坚硬的心。这个年过得很充实,有收获,有感动,被需要,也是一种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