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农商银行2024年度蓝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文章作者:莆田农商行01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10月31日
莆田农商银行2024年度蓝色金融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一、关于本报告
(一)涵盖期间
本报告涵盖期限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
(二)报告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
(三)报告范围
除特别说明外,本报告披露范围含福建莆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莆田农商银行”)及分支机构。
(四)报告数据说明
本报告中的数据以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内的数据为主。本报告中数据主要来源于我行内部统计数据。本报告所涉及货币金额以人民币为计量币种。
(五)编制依据
本报告内容遵循中国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发布的《关于开展蓝色金融标准试点的通知》《全国蓝色金融标准(讨论稿)》《全国蓝色金融标准认定说明》等相关要求。
二、总体概况
2024年,莆田农商银行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莆田”、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将蓝色金融作为特色化经营的重要方向,持续加大对蓝色经济的信贷投放力度。截至2024年末,莆田农商银行蓝色贷款余额3.37亿元,服务客户1680户,涵盖了海洋生态保护、可持续渔业等蓝色经济领域。蓝色贷款余额较上年末保持稳定增长,增速显著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体现了莆田农商银行对蓝色经济领域的大力支持。
三、治理结构
(一)“蓝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
为加大推进蓝色金融、助力蓝色经济发展、服务美丽莆田工作,莆田农商银行成立“蓝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由董事长为组长,总行行长为常务副组长,总行分管业务的副行长为执行副组长,机关各部门负责人、南日支行行长为小组成员,负责打造南日支行为“蓝色专营支行”、制定蓝色金融服务方案,建立蓝色金融工作机制和流程等。
(二)“蓝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挂靠在普惠金融部,具体负责蓝色金融工作的牵头、组织、开展、协调等工作,由普惠金融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蓝色专营支行
负责蓝色金融具体工作实施,主要是:以“区域专、队伍专、产品专、服务专”为目标组织打造专属服务机构,为蓝色经济提供专业金融服务;支持海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及海洋生态建设,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大电子产品和线上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打造“线上+线下”双渠道服务,进一步提升蓝色金融服务水平。
(四)沿海支行
一是成立蓝色金融服务小组,由支行行长任组长,综合主管、运营经理、客户经理、柜员为成员,负责蓝色金融具体工作的实施;二是根据蓝色金融服务方案工作要求,按蓝色金融重点支持领域,支行内部进行岗位分工,专人对接,专人负责,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实现业务精准对接;三是制定推动蓝色金融工作计划和措施,为海洋产业提供阳光信贷、资金结算、代收代付、电子银行、理财增值等专业金融增值服务,序时推动蓝色金融服务工作。
四、政策体系
莆田农商银行将蓝色金融纳入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蓝色金融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发展领域,印发了《莆田农商银行蓝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及《莆田农商银行蓝色金融服务质效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等制度文件。对蓝色金融业务实施差异化的资源倾斜政策,在信贷额度、财务费用、人力配置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确保蓝色金融业务发展的资源需求。
(一)蓝色金融综合服务方案
形成长效工作机制,打造蓝色金融专属机构,支持蓝色经济发展,“蓝色金融”服务领域不断拓宽,形成完备的“蓝色金融”系列产品,满足海洋经济多元化金融需求。加大对海洋捕捞、休闲旅游、海水养殖、海产加工、冷链物流、养殖设置升级改造等领域信贷支持力度;每年蓝色信贷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力争“十四五”期间蓝色信贷投放50亿元。加快应用场景建设、优化金融服务便民点建设、推广手机银行在便民支付领域广泛应用;力争“十四五”期间新增应用场景50个、有效收单商户2000户、手机银行进一步推广应用,科技赋能蓝色经济发展有较大提升。
(二)蓝色金融服务质效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
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海上莆田”、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聚焦海洋渔业、航运物流、临海装备、海洋信息、滨海旅游等全产业链供应链金融服务需求,强化基层党建共建,创新蓝色金融产品,创建蓝色主题银行,打造专属服务方案,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完善场景渠道建设,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海洋经济的能力水平和综合实力,推动形成海洋金融服务有质效、海洋市场主体有活力、海洋产业发展有创新、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有保障的海洋经济金融服务体系,有序推进深耕海洋金融“蓝海”。
(三)海洋主题银行创建工作方案(2023-2025年)
通过融入“海上莆田”建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激活海洋生产要素,优化蓝色金融服务,试点打造集“金融、政务、电商、物流、民生”服务“五位一体”的海洋主题银行,并在网点转型、员工培育、产品推广和服务应用中充分体现,力争通过3年时间,在海洋经济重点区域建成一批较为成熟、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海洋主题银行,至2025年实现“四个不低于”,每个蓝色主题银行投放海洋经济贷款投放不低于3亿元;每年海洋经济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直至达到80%以上;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户数不低于上年水平。
(四)蓝色金融“双基联动”工作要求
各支行要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发挥我行基层党支部长期积累的人缘、地缘、亲缘优势,加强与海洋与渔业及镇、村等基层党支部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业务联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融合推进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蓝色金融”系列产品方案
为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结合海洋要素资源禀赋,满足海洋经济全产业链融资需求,制定“蓝色金融”系列专属产品。
五、机制建设
(一)内部风险管理
莆田农商银行高度重视蓝色金融业务中的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将蓝色金融纳入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确保蓝色金融业务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能产生积极的环境与社会效益。2024年度,我行未发生蓝色金融相关重大风险事件。
1.贷前评估环节:要求所有蓝色金融项目在授信前必须对授信企业是否受到环保处罚等负面信息进行查询。
2.贷中审查环节:将环保处罚等负面信息纳入信贷审批决策流程,对蓝色金融业务实行绿色审批通道,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贷后监测环节:要求蓝色金融办理支行按季进行贷后监测,查询授信企业贷后是否受到环保处罚等负面信息。
(二)外部交流合作
加强与各区海洋渔业局、镇政府、区渔业协会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谋求多方协作,取得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一是与各区海洋与渔业局、镇政府的沟通、协调,达成共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共同推动特色海洋区域经济发展;二是主动对接供销社、渔业合作社,构建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新型农村合作经济体系;通过政银协作、多社融合,实现多方共赢,共促海洋经济发展。沿海支行每月与合作单位建立定期会商交流机制,蓝色金融支持涉海领域工作进展情况及推动过程存在难点、堵点等情况,定期与合作单位沟通协调,共商问题破解思路,增强蓝色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六、产品创新与典型案例
(一)推出蓝色金融专属产品
为更好支持海洋经济发展,结合海洋要素资源禀赋,配套蓝色金融专属系列产品,满足海洋经济产业链各环节差异化融资需求。
1.以海洋滩涂等要素融资,推出“海域贷”“养殖贷”等产品,支持海水养殖业发展;
2.以海产品资源要素融资,推出“流水贷”“码商贷”“分乐贷”等授信产品,专门解决海产品加工、销售企业资金周转难题;
3.以海洋物流等要素融资,推出“船舶抵押贷款”“仓单质押贷”“小微快贷”等授信产品,支持冷链物流业发展;
4.以海洋捕捞工具、权益要素融资,推出“船抵贷”“油补贷”等特色产品,将渔船、船网工具指标、油补权益纳入标准化融资担保范围,支持远洋捕捞产业的发展;
5.以海岛生态资源要素融资,推出“渔家乐”“渔家民宿”等信贷产品,支持滨海休闲旅游;
6.以新农村家园要素融资,推出“渔村贷”和“装修贷”等产品,支持海岛美丽渔村建设;
7.以海洋养殖设置要素融资,推出“渔改贷”等贷款产品,支持海洋养殖设置升级改造。
(二)搭建蓝色金融应用场景
1.升级智慧轮渡建设。为游客和岛民提供支付新体验,对石城、南日岛、湄洲岛轮渡码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实现过闸,逐步实现包括免密支付、云闪付、二维码支付等刷卡方式,实现畅通的旅游服务,给予客户全新的智慧旅游体验,减轻轮渡码头的购票压力,实现“一卡在手,畅行轮渡”的目标。
2.畅通线上线下服务渠道。通过拓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扫码付、微信银行等电子银行产品业务,发挥互联网金融交易成本低、覆盖范围广、服务高效率的优势,切实解决渔民、养殖户海上贸易货款结算、费用缴交等难题;帮助渔民通过福建农信助农电商平台“福农e购”为渔民拓宽海产品销售渠道;依托“金服云”平台实现对接服务,提升渔区客户申贷办贷满意度和获得感。
3.打造普惠金融服务点。打造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示范点,为渔民提供小额现金存取款、金融需求预约登记、农村电商、信息服务、代缴通信费、水电费、金融宣传教育服务等多项金融服务,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典型案例
案例一:产业链金融助力蓝色水产换新升级
莆田市某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企业以双壳贝类苗种繁育为主,饵料自培;养殖面积约70亩。该企业为市级龙头企业,被评为市级水产良种场、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同时与莆田学院合作,实现技术共享。该企业属于贝类或藻类养殖行业,贝类或藻类养殖是海洋渔业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贝类通过其生命活动,能够吸收水中的碳,并将其转化为贝壳和贝肉内的有机碳,从而实现碳的固定,对莆田市生态环境提升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扩产需要资金支持,莆田农商银行第一时间响应企业需求,量身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为其提供累计600万元的资金支持,助力企业扩产升级。
案例二:综合化金融壮大滨海休闲旅游
南日岛是列入福建规划打造的渔业休闲小镇。岛上碧海蓝天、洁净沙滩,南日岛逐渐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热门选择。但岛上旅游设施跟不上,莆田农商银行作为全岛唯一布点银行,积极介入旅游基础设施、景观建设、民宿客栈、农家乐、渔家乐、休闲渔业等领域,配套专属信贷产品,累计发放休闲渔业贷款8亿元,服务客户120多个。同时,建设涵盖岛内公交、餐饮、住宿、娱乐、租车、农家乐、渔家乐等行业金融应用场景,利用线上线下支付结算渠道打通旅游出行各个环节,全面提升服务体验。如通过“金融+交通”打造智慧轮渡,推动南日岛基础设施建设,游客和岛民进出岛购票时间从10分钟缩短为1分钟,把只能逐个现金交易的购票环节变成了实时购票的数字化服务,大大提高了游客通行效率,高峰期每天进出南日岛游客达5000多人次。
七、未来展望
(一)完善蓝色金融标准体系。积极参与国家蓝色金融标准试用工作,探索建立莆田农商银行蓝色金融认定细则,扩大蓝色金融覆盖范围,将更多对海洋生态环境有积极贡献的项目纳入支持范围。
(二)推动蓝色金融能力建设。继续加强蓝色金融专业团队建设,开展蓝色金融专题培训,提升全行蓝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打造蓝色金融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增强蓝色金融信息收集和披露能力。
(三)加强蓝色金融宣传推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持续推送产品信息、成功案例及行业动态,提高公众对蓝色金融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