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及有关对策
文章作者:南靖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5年04月29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虽然数量庞大,但个体规模小、基础薄弱,实力弱,融资渠道狭窄,特别是长期依赖存贷利差盈利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更是难以为继。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将打破银行业稳定获得利差收益的现状,加剧金融机构之间的自由竞争,使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面临更加严峻的竞争环境。
一、利率市场化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影响。
1、适应性及应对能力较弱。目前我国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法人治理及内部控制机制不健全,对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一些市场影响缺乏较强的敏感性和风险管理意识,同时缺乏规避利率风险的经验,更无法及时对此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导致其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处于较为被动的一方,很难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要求。
2、收益性风险。利率市场化使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贷款之间利息更加收窄,依赖传统的扩大存贷款规模的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在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必然加剧金融机构间的自由竞争,从而一方面可能在争夺储蓄资源过程中,存款利率将存在逐步提高的压力,加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筹资成本,另一方面对于优质贷款资源的争夺,可能使得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不得不降低贷款利率,从而使得存贷款利率差不断缩小,利润空间变小。而息差收入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营业收入中占据主导地位,利率市场化后利差不断缩小,将给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收益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3、利率市场化将加剧金融机构间的自由竞争,使中小金融机构面临更加激烈残酷的竞争环境。金融机构进入完全市场化的自由竞争后,社会上的资金将流向信誉高、效益好、实力雄厚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而实力较弱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必须以高利率为代价来筹集资金,筹资成本将会大大提高,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益,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退出市场。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采取积极措施,做好应对准备。
二、利率市场化趋势下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应对之策
1、建立科学的内控制度,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防范市场利率风险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董事会要对利率风险实行妥善监控;制定适当的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建立科学的风险计量和监测系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并接受独立的外部审计。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要运用风险分析模型和分析系统,需具有较好的风险识别意识和风险量化水平。不是局限于单一的风险单元,实现多层次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2、转变业务经营方式。在利率市场化之后,尤其是存款利率市场化以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能会面对较低的利差收入,利润可能会大幅下降甚至亏损,因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需要加强信贷管理,降低不良率,将银行资金投入到资本边际收益高或高回报率的行业,从追求客户数量、追求市场份额转向更为综合的目标。同时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积极转变业务经营方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构建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提升品质内涵,以拓展符合监管要求的理财业务、中间业务为经营方针,把长期存款吸收到理财业务中来,加强业务创新,把中间业务做成类似金融超市的全能化服务,以补充信贷市场的利润减缩。贷款利率的定价机制应根据风险的程度测算数值,把数值当作定价标准,不能同以往同一类型贷款就执行统一利率,按风险数值作为定价标准更能体现利率与市场化接轨的精髓。
3、积极培养优质客户。在利率市场化的游戏规则下,表面上冲击的是盈利空间,实质上冲击的是客户,失去了客户,无异于丢弃市场和生产空间。随着互联网金融不断普及,改变了传统的面对面金融模式,客户不需要用现金结算,而是通过互联网进行资金结算。向广大农村客户普及金融知识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及理财知识尤为重要,以此为基点,不断深入挖掘客户,大力培养忠实优质客户。
4、充分发挥的自身优势,打造农民群众自己的“农民银行”。 利率市场化的作用主要是用市场的“无形之手”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有布局广泛、深入乡村的特点,而当前我国推行的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中相关的惠农政策有利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围绕国家的改革路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金融产品应坚持立足“三农”、立足小微企业、立足县域经济,丰富存款业务新产品,创新信贷产品,在自身所在区域范围内深耕细作,创新出具备区域特色的存贷款产品,甚至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可能实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弯道超越。
三、总结
利率作为非常重要的资金价格,在市场有效配置资源过程中发挥着基础性的调节作用,推动资金流向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标志着我国将由政府管制利率时代进入市场化利率时代,银行业也将从相对垄断时代进入完全竞争时代,必将对我国金融业特别是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和冲击,因而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更应该高度重视利率市场化,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竞争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