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说险—倡导年轻群体理性消费,拒绝网贷
文章作者:南安农村商业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5日
【案例简介】
这天,一位名为小明(匿名),年龄24岁的女孩子,来到某银行银行想要申请一张信用卡作为日常生活消费使用。小明穿着精致,打扮得体给人印象良好。客户经理便进行贷前调查,小明是在市里一家企业上班的员工,入职1年,经银行流水显示月收入大约4000-5000元左右,但在询问小明征信情况时,显得神情紧张回答:“征信应该良好就之前因为忘记还款一两次,”。于是客户经理就让小明填写信用卡申请书、征信查询授权书等相关资料后便让小明等候征信查询情况是否准入。稍许时间过后,征信情况出来,客户经理些许惊讶,小明的征信报告居然长达50多页,有9家左右的小额贷款和近10张的信用卡,历史逾期次数近15次左右,总负债13多万,整体征信报告并不好,不符合信用卡办理准入条件,于是便告知小明征信状况和办理结果,经过再次了解后得知,小明平时热衷于网购鞋服和电子产品且价格都是相对较高的,对于刚入职的小明还是负担不起的,扣除平时租房子饮食费用后,自己能够支配的金额并不多,但是在购买欲望的冲动下,小明就萌生出网贷的想法,如今网贷app层出不穷,借贷门槛低只需要一张身份证就可以贷款,可以分期,利息高,各种宣传标语诱骗网贷,于是小明就大胆的在网贷平台申请贷款,可是小明的月光习惯导致无法及时还款,为了堵上贷款本金利息欠款,小明就从另外一个网贷平台申请新的一笔贷款来归还,陷入了典型的“以贷还贷”、“拆东墙,补西墙”的债务旋涡,如果未及时还款将会产生罚息,面临债务人的暴力催收非常可怕,甚至使得整个家庭都负担不起最终以悲剧告终。经过客户经理对小明情况的分析和劝导下,小明对网贷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深感后悔,没有全面考虑网贷后果的严重性,在自己消费的冲动下让自己陷入可怕的网贷深渊,一步错步步错,最后就会造成后悔莫及的结果。
【案例分析】
该客户小明消费水平超过自身的负担能力,其从网贷平台申请分期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却没有充分考虑行为所带来的风险,就极易产生可怕的债务危机从而严重影响本是青春美好的人生。
近些年,随着网络发展迅速,丰富而多彩的新鲜事物不断映入我们眼帘,引起我们想要买买买的消费欲望从而过度消费。在校大学生和刚踏入社会工作的年轻群体们应理性消费,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
【风险提示】
防范过度消费、拒绝网贷,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保持健康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大环境下,年轻群体们对消费都应该理性,有节制,要正确评估自身经济负担能力,消费观念上的错误,会造成自身精神层上的痛苦,误入网贷的陷阱,一些小额贷款公司专门以年轻群体作为网贷的目标,通过和相关消费平台合作等手段进行诱导性营销,引诱年轻群体非理性消费,然后发放高额利息的小额贷款,从中谋取高额利益,如果因未及时还款可能会以暴力催收的方式进行催讨,影响自身或者整个家庭的正常生活。因此倡导消费者坚持从实际需求出发,树立量入为出的理性消费观,远离过度借贷消费营销陷阱,保持健康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