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读《三体》带来的思考

文章作者:罗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9年11月22日

打开Kindle,发现在“2019年”和“已读”标签下的书已有12本,讲实话,我读书既不专注于“术业有专攻”,也不迷信“畅销排行”之类。偏爱读“无用书”,做“无用功”。于是这些年来,从人文历史,到科技文学,再到地理哲学,发现有意思的书就拿来读,却又仅是涉猎,不求甚解。谁知就是我这样一个“三分钟热度”的人,在2019年初买来刘慈欣的《三体》后,便一读钟情,无法自拔。

记得刚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最大的感受不是这部作品的情节多么引人入胜,也不是辞藻多么华丽优美。而是它让我狭隘的世界观有了极大的震撼,使我对人生观有了重新的思考。或许每天脚踏实地奋斗的人,偶尔仰望星空,会与我当时有同样的感受:在漫天星河中,在跨度动辄数十亿甚至数百亿年的星体寿命里,一个人区区几十年的生命历程,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意义?

《三体》系列共三部,在一个宇宙级的世界观里,整个故事被分为数个纪元。每个纪元短则数十年,长则数个世纪。以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的对抗为主线,展现了人类在对抗外星世界和延续文明火种这场拉锯战中截然不同的社会样貌和意识形态。

第一个纪元是黄金时代:知青叶文洁通过电波发现三体星人并与之接触,这是人们文明首次接触三体文明。逐渐的,一个在危机中不断发展与完善的三体文明映入人类的眼帘。危机纪元:在发现三体星人的目的是占领地球,掠夺太阳系资源后,人类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动荡并产生了分裂,派系间暗潮汹涌,斗争不断。威慑纪元:人类利用“黑暗森林”法则对三体文明进行威慑并度过了相对和平的数十年。人类也终于知道看似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文明的数量竟如此之多!宇宙竟如此拥挤!广播纪元、掩体纪元:人类为了躲避外星文明的攻击付出了数代人的努力。可最终,整个太阳系仍无法避免的遭受降维打击,在一片寂静中从三维世界变成二维世界的一幅“画”。只有部分人类得以生存。

读完全书,我发现《三体》不仅仅讲了一个文明自我拯救的故事。实际上,它还揭露了一些最本质的问题:一个人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暴露出人的“本性”,“宁可都死也不要他人独活”的思想在大部分的人的身上化为实践;社会乃至国家在面对存亡危机时,也很难做到像三体人那样无私地牺牲个人利益,成就集体利益;一个文明在遭遇灭亡时,到底是选择 “是给岁月以文明”还是“给文明以岁月”。大厦将倾,人性的美好与丑陋、社会的合作与对抗、文明的发展与冲突、还有宇宙的残酷共同在读者面前上演了一部宏伟磅礴的史诗。

故事结尾距离开篇的1960年代跨度达上百亿年。地球文明灭亡后留给宇宙的只有一个五公斤的生态球和一个小小的漂流瓶。仿佛所有人做的一切都失去了意义。

有人说,人生的意义就是其成就足够伟大,足以载入史册,让后世得以传颂。但实际上,在时间的长河面前,很多人终其一生创造的伟大成就也终将化为齑粉。让人不禁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那么人这一生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或许,故事里的主人公给了我们答案。

对整个宇宙来说,地球文明犹如蜉蝣一般,可是主角们仍为了让其延续而终其一生。有人认为这是宏伟的目标和理想使其人生有了意义。我不能完全同意,对大多数人来说,天天谈理想也实在太过于理想主义,也容易陷入空谈主义的陷阱。对每个独立的个体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生中在面对抉择的时候,都能坚持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做对的事,向上向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样的一个人,即使没有实现他的理想,我们难道能够说他的人生没有意义吗?放眼社会,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何尝不是让社会有了巨大的进步?世界很大,宇宙很大,面对苍穹,首先要脚踏实地,方能仰望星空。这就是《三体》带给我的思考,希望它也能带给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