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社动态

无知,黑暗中的远征——读《动物农场》有感

文章作者:惠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9日

《动物农场》是奥威尔笔下一部典型的反乌托邦的讽刺寓言小说。作者以荒诞暗喻的手法在动物的视野中复制模拟了人类社会某些专制集权的过程,从怀有美好生活蓝图到一步步地重蹈覆辙,让人捧腹大笑的同时唏嘘不已。

小说写于二战快要结束之际,斯大林与英国结盟,盟国团结在所谓‘反法西斯的大旗’之下,暂时忘记了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小恩怨’,于是也就使得“公众的良心暂时忘却了斯大林的恐怖党内大清洗”,并且在所谓的社会主义美好明天的政治幌子的洗脑下,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也上升到了新的高度。书中的每只动物几乎都对应着现实苏联政治中的关键人物,与其说是一部寓言小说,不如说是一部现实讽刺剧。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革命的结果也是由一种专制走向另外一种专制,最初的梦想很美好,但是经不住权力的考验。为了美好的明天要更加努力的工作,但是毫无想法地愚昧跟从也只能成为送往屠宰场的马。智者掌握了权力,愚者走向死亡。利益驱动不同种族狼狈为奸,也迫使同族之间自相残杀。就如文章最后所说,再也分不清是猪的的脸还是人的脸了。

若要一一分析当中的每一个动物形象,可能一天时间也写不完,可见作者笔力之深厚。本文主要选取了小说中最具悲剧性动物形象,拳击手,稍作感想抒发。

拳击手是统治者 “猪”麾下最忠诚的信徒,他几乎不会思考任何问题,但是当他接受了猪作为他们的导师,不论猪说什么,他都记在脑子里,而且用简单的条条道道再把他们传授给其他动物。”毫无疑问,拳击手作为无知一代的最杰出代表,沦为猪所愚弄的第一对象,并成为宣扬错误思想的工具,谎言犹如瘟疫般蔓延开来,并根植于动物们的思想深处。这一切悲惨的境遇皆归因于蒙昧与无知。

     在拳击手身上,无处不体现着一种质朴的善。当人类第一次反攻时,他以为自己杀死了一个敌人并感到悔恨之时,善的美妙光环将他紧紧包围。质朴这个修饰语,也常作为愚鲁一词的温和代替。他的虔诚与善良,赢得了每一个动物的称赞与敬佩。然而在统治阶级的眼中,善的无知者与恶的无知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为了驱动他们完成自己的意志,统治者会采取不同的激励,对善者使用伪善的谎言与正义的信仰,对恶者则利益诱导。总之,无知者永远是容易驯服的,这个不争的事实,使辉耀于无知者周身的善良尤为可悲。

     拳击手的另一品质在于他的勤奋。他拥有强健的膂力,是生产的砥柱中流,不遗余力且高效地为猪的政权做出实质的贡献。“有些日子,农场的全部农活儿似乎都落在他那强健的肩膀上。从早到晚,只见他不是推就是拉,那里的活儿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然而正是这种竭尽全力的美德,将使一个走错方向者离目的地更远。如雨果所说:“无知的热心,犹如黑暗中的远征。”在猪的引导下,那些劳动果实都被窃取了,然而他的无知使他依然干得满心欢喜,而“我要更努力工作”成为它最爱的口头禅之一。另一句常挂在他嘴边的话便是“拿破仑(猪)永远是正确的”。这体现了他的第三个美德:忠诚。这一情感被无知用在错误的对象身上,所造成的影响便已不言而喻了。

     我们结束了本书中拳击手这一形象的讨论,作为蒙昧者的典范,他所具备的高尚美德并未拯救它的无知与被利用的结局。因此我们可以看到,缺失理性之人不足以拥有自主的自由,这也是他常常无法拥有自由的原因。抛开政治来讲,在这个物欲横流、瞬息万变的时代中,无不充斥着谎言与欺骗,在资源与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的情况下,我们极容易被掌握重要第一手信息的所愚弄。好在好奇与怀疑是人的天性,拥有学习能力也是人不断进步重要动力,理性亦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最大特点。只要我们保持着好奇心,世界终将为我们所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