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漫境
文章作者:惠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9年08月19日
年复一年的忙碌生活后,我决定休个假期,找一个陌生的地方休整几天。在那里守日出,观日落,吹风看云,只在朝夕。于是我一个人来到了离泉州八百多公里外的安徽省南部——黄山。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是我在来黄山之前对其仅有的了解。即便如此,凭着这句赞誉应该也会不虚此行。
三个多小时的动车后,到达黄山北。一下车对黄山市的第一印象就是,果然是旅游城市,交通十分便利,旅运枢纽一目了然。我这种路痴不用问路都可以轻松前往目的地。
傍晚时分终于到达汤口镇。汤口镇离黄山南大门仅1公里,是黄山的主要生活服务基地和旅游接待基地。南大门分为前山大门和后山大门,前山大门是慈光阁,后山大门是云谷寺。我此次打算从南大门云谷寺也就是后山入口进山,前大门慈光阁下山。休息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背着双肩包正式入山。此行我并没有多做攻略,打算随遇而安,随心而动。半路上遇到同样是独行的驴友便结伴而行。鉴于云谷寺段并没有什么风景,我们决定索道上山以保存体力,索道出来才是真正开始游略黄山。
据说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果然一上山入目的就是各种各样的松树:接引松、龙爪松。迎客松、送客松……
还有各种形态的怪石:仙人指路、苏武牧羊、飞来石、猴子观海等,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黄山一共有72峰,36座大峰,36座小峰,其中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游黄山就是在山峰与山峰之间爬来爬去。这次来得不巧,主峰莲花峰刚好闭峰检修,未能领略其风采。光明顶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60米,为黄山第二高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南,西对莲花峰,东连钵盂峰,海拔1810米。古称“群仙所都”,意为天上都会,故取名“天都峰”。天都峰的鲫鱼背以险著称,从天都峰脚,手扶铁索栏杆,沿“天梯”攀登1564级台阶,即至海拔1770米处的石矼,这里是登峰顶的必经之处。此石矼长10余米,宽仅1米,两侧是千仞悬崖,深邃莫测,其形颇似出没于波涛之中的鲫鱼之背,故名鲫鱼背。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从天都峰下来膝盖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力,况且都是大台阶,两个多小时后才一瘸一拐下到慈光阁,简直是耐力跟体力的大考验。两天的大暴走后,筋疲力尽,腿已废,全靠着登山杖续命。在无数次想要放弃的时候都咬牙坚持下来了,虽然累瘫但是还是要说不虚此行,收获无数。无怪乎徐霞客在登临黄山时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
难忘黄山,难忘天都,下次莲花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