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336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农信快讯 > 农信动态

扎根乡土的金融力量:6400名助理员, 打通福建乡村振兴“最后一米”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曾指出:“农村金融服务是脱贫致富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一定要加强”“农村信用社要贴近农村基层,才能发挥扶贫信贷方面的作用”。

福建农信把这份嘱托化为行动,首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共派驻6400余名金融助理员,覆盖全省1.7万个行政村及社区。一批批金融助理员走进村居,扎根乡土,将金融的“源头活水”引向八闽广袤田野和经济发展一线。

他们在乡村振兴大道上深耕不辍

漳州农商银行“萤火虫”金融服务队穿梭在田间地头和创业一线,以金融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转型。他们指导菇农通过手机银行实时查看“福农e贷”额度,在“新农人夜校”详解“创保贷”数字化申请流程,更依托“客户集约平台”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推动“信用+金融”服务精准触达。至目前,该行“福农e贷”余额突破10亿元,“创保贷”三年累计发放超200笔,一批批农创客借着数字化的翅膀跑得更快。

在平潭,有许多青年返乡开民宿,装修、运营……每一步都离不开金融支持。平潭农商银行加强与文旅行业相关部门的沟通、合作,在对全辖民宿行业摸底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民宿清单”下发至各网点,创新推出利率优惠、额度灵活的“民宿贷”,组建“青年农创服务小组”下沉一线,为梦想落地注入资金活水。至目前,已为692名农创客发放贷款超2.7亿元,让越来越多返乡青年在创业路上站稳脚跟。

漳州市长泰区林溪村因石材产业而兴,但受环境污染困扰后,村里决定发展乡村旅游。长泰农信联社深度融入其转型过程,参与村庄建设与治理,金融助理员围绕文旅项目“一户一策”精准对接,提供文旅信贷资金及配套优惠政策,并从资金使用规划到项目进度跟踪实行全流程服务,帮助村民开办民宿、发展农家乐。如今,已有765户商家获得贷款支持,余额近1.8亿元,林溪的青山绿水在产业转型中逐渐回归,“石头村”也正在蝶变为“旅游村”。

他们在共同富裕进程中担当作为

泉州蟳埔渔村以蚵壳厝与簪花文化闻名,如今正走出“渔旅融合”的新路。为让渔业和文旅发展更有保障,泉州农商银行组建海上金融服务队,定期乘船深入渔村,精准摸排农户需求,针对性推出“福海·福船贷”“福海·养殖贷”等金融产品。至目前,已为278户渔旅从业者提供近1400万元资金支持,助力千年渔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路向前。

依托富硒土壤优势,明溪当地脐橙、蜜柚、百香果长势喜人,越来越多果农靠着“硒”望果园走上致富路。明溪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员深入果园,通过“整村授信+网格化走访”,建立信用档案,绘制种植分布图,把服务延伸到种苗、田管、采收等环节,提供精准信贷支持。至目前,超7000户涉农主体累计获得近15亿元信贷支持,让特色农业枝繁叶茂、硕果盈枝。

平和县古隆村打造“木薯+蚕庭院养殖”模式,推动退果还耕政策落地,走出一条“一村一业”的振兴新路。平和农商银行金融助理员走村入户,实施“一对一”服务,通过走访摸排、摸清需求、精准配贷,保障千亩木薯种植计划顺利推进。至目前,平和农商银行已为99户村民发放贷款超560万元,带动新兴产业逐步成型,促进村民增收和村集体壮大,共同富裕的步伐更加坚实。

他们在金融为民实践中厚植根基

夜校课堂里,闽侯农信联社金融助理员用快板、情景剧讲解反诈知识,用“土话+”的实招,一次次面对面地把金融送到了农民心坎上。日间,农信金融助理员则落实“定员定点定时”驻村机制,带着移动柜员机和服务清单穿梭村头巷尾,为村民现场办理社保卡激活、聚合支付码申请等基础业务。至目前,金融驻村服务范围扩展至全县14个乡镇、设立158个行政村。

“利率、贷款、手机支付,用土话一讲,我们一听就懂。”龙岩农商银行“红马甲”宣传队走村入户,把防诈防骗、金融政策变成接地气的乡音。金融助理员既是网点里的“微课堂”讲师,也是田间地头的宣讲员,哪里有农户需求,服务就跟到哪里。至目前,宣教活动已在20个乡镇开展150余场,让金融知识在村头巷尾“开口就懂”,金融服务的“最后一米”真正落到实处。

福建农信金融助理员,把青春力量播撒在八闽大地,为乡村振兴绘就了崭新底色。下一步,福建农信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持续优化农村金融服务机制,推动金融资源向基层一线精准配置,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注入更多金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