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乡里通”让普惠金融更实更暖更快!
文章作者:安溪农商行01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6日
近日,在中华合作时报社主办的“2023农村金融转型创新交流会暨农信社深化改革二十年(2003-2023)纪念活动”中,安溪农商银行选送的《“乡里通”让普惠金融更实更暖更快》案例入选“2023农村金融品牌创新年度案例”。
在“深耕八闽,厚植三农”的使命召唤下,在“百年农信,百姓银行”的愿景激励下,在“有为农商,实干兴行”的精神鼓舞下,安溪农商银行打造“乡里通”普惠金融品牌,依托“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从各乡镇党政机关中选聘党建指导员28人,向全县24个乡镇派驻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147名,以县-乡-村三级全覆盖的政银合作模式推动“乡里通”普惠金融服务更深一层、更实一分、更快一步。
如今,在安溪的大街小巷、田间地头,都能看见秉承“乡里通”服务文化的安溪农商银行金融助理的身影:在马路边,他们一边与乡亲话家常,一边为群众现场预约办理社保卡;在茶山上,他们骑着摩托车,脚踩湿泥土,帮茶农采茶、除草,送去资金支持;在商超、小店,他们宣传金融知识和金融产品,了解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并逐一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
助力“双铁”发展,“乡里通”服务更“实”了
在安溪产茶大镇感德镇,作为退役军人的金融助理小许又开始了新一天的晨跑。说是晨跑,不如说是行走的“金融服务站”。每次晨跑,他总会沿途走访几家茶农和茶商,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和金融需求。在得知一家茶行因采制春茶急需资金周转时,他为茶行负责人章先生推荐并办理了50万元的“茶金农”信贷,帮助茶行解了燃眉之急。
茶产业是安溪最大的特色产业,随着茶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和竞争加剧,许多茶农、茶店、茶企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模式,着力于品牌的整合,以产品多样化作为竞争优势,抢占市场份额。但随着产品研发、终端渠道建设及人才引进等的投入增多,资金难题逐渐显现。为更好服务茶产业特色经济,安溪农商银行创新推出“茶金农”涉茶系列贷款,依托“乡里通”服务模式,全力对接茶农、茶商、茶企在生产、销售、品牌升级等环节的资金需求,提供全流程、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安溪农商银行发放茶产业贷款近60亿元,涉及客户5万户,有效提升当地茶产业从业者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
“之前还好有你们的贷款资金帮扶,让我的厂又‘活’了过来。”安溪某工艺品公司的负责人感激地说。
该公司主要经营藤铁加工和销售,曾因厂房倒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又受疫情冲击,产品外销受阻,生产面临困境。在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安溪农商银行金融助理第一时间走访对接,开通绿色通道,及时为该公司办理了200万元的“纾困贷”,让企业及时恢复灾后重建及全面生产能力。
安溪是“世界藤铁工艺之都”,而尚卿乡拥有安溪最多的藤铁工艺加工厂和从业者。安溪农商银行为藤铁工艺从业者、电商从业者量身打造“藤飞贷”“电商贷”等特色产品,并在尚卿乡启动“乡里通”夜间服务,逐户对接藤铁企业资金需求,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及时上门宣传纾困政策和再贷款政策,推广“金服云”平台,提升纾困惠企质效。截至目前,安溪农商银行发放藤铁产业贷款超8亿元、“电商贷”1亿元,助力藤铁业成为安溪县经济新支柱。
情系乡亲冷暖,“乡里通”服务更“暖”了
金融助理驻乡村,支农支小支万家。作为沉下心、扑下身扎根乡村的“乡里通”,金融助理对于管辖片区一众乡亲的家长里短、辛酸苦辣都了然于胸,并发挥了积极的纽带作用。
“乡里通”送来了“融合服务”。“乡里通”联动村居、深入村落,开展移动社保服务,已为安溪近三分之一乡亲办理第三代社保卡。依托五家“福农驿站”,开展金融助理定期驻点服务,为当地村民、社区居民提供“金融+衣食住行”的综合服务,打造“家门口”“楼栋下”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依托企业代办服务点,为乡镇企业代办营业执照注册等事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乡里通”解决了“问题清单”。作为厝边银行“好邻居”,“乡里通”始终第一时间传递“好政策”。为解决“有书难读”,“乡里通”金融服务队走访收集各乡镇贫困学子材料,为其申请慈善助学金、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目前,安溪农商银行已累计捐助大学生347名、金额173.5万元,捐助中小学生945名、金额191万元;累计发放助学贷款4.41亿元,帮助2.42万名困难学子圆了“大学梦”,是全省办理助学贷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为解决“有志难舒”,“乡里通”金融服务队开展“金融赋能,‘才’创未来”行动,结合福建省金服云平台和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依托“小微贷”“精英贷”等产品,深入对接各类商会、高层次人才、来(留)安创业就业人才等,为其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金融服务。为解决“有苦难依”,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安溪农商银行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覆盖面16.61%,依托“福农 e 政”平台代发各项惠民资金18.43万笔、金额1.29亿元。
加快数字转型,“乡里通”服务更“快”了
围绕数字化转型,安溪农商银行以“金融+”的科技赋能做强“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作,形成“三大平台+两小助手”应用体系。数据应用平台、线上营销平台、钉钉APP平台等三大平台搭载了数据报表235项、应用功能89项、移动OA审批73项,实现了数据可视化、审批移动化,为“乡里通”移动式、全天候业务办理提供条件。
安溪某园艺公司主营花卉、园艺盆景种植、苗木培育及销售等。近日,该公司负责人老林在驻村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的帮助下,顺利申请到了泉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贴息贷款。“没想到现在新农主体贷款还有政策贴息,更没想到在自家门口就把贷款申请好了”。有了200万元的流动资金,眼下老林正在自家的花卉园里进行土壤改良,盼望着来年百花齐放、增收创利。
得益于安溪农商银行自主研发的“码上扫,马上办”公共二维码进件系统,越来越多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小微企业和老林一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自助咨询预约,距离最近的金融助理将会第一时间上门对接办理,实现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支农惠企政策、资金、服务。
对于扎根本土的农商银行来说,唯有自带“泥土味”,才能迎来“满堂彩”。截至目前,安溪农商银行整村授信村382个,授信金额超48亿元,贷款客户数超12万户,贷款覆盖面42%。截至2023年8月末,安溪农商银行各项存款余额248.04亿元,比年初增长17.7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9.6亿元,比年初增长19.49亿元,2018-2022连续五年获福建农信“十强十佳”荣誉称号,存贷款市场份额连续12年保持安溪县银行业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