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霄与宵的故事说起
文章作者:永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5月16日
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错误,比如“1”写成“7”,再比如 “伍”与“任”在书写体上很容易混淆,我便常常被喊错为“伍华”。作为金融工作者,我们要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避免犯这类错误。某天一位50多岁的顾客前来办理跨行汇款业务,满面红光,精神相当不错。老人认真填写完凭证,交给我。由于填写的十分规范,办理的效率也很高,不一会儿业务便办完了,将回单交给客户后,我还不禁佩服几句“大爷老当益壮,人很精神”。阿伯乐呵呵离开了营业厅。但不久,汇款便被退回了,我很疑惑的看着报单,大爷的凭证填写得十分规范,我也认真的录入了,怎么会被退回呢?原来,大爷把“霄”写成了“宵”,不认真看这两个字确实很相似,但细细分辨还是有区别。根据阿伯预留的联系方式,连忙电话告知阿伯汇款退回的事宜,阿伯才恍然大悟道“白浪费5.5了”。
是呀,因为一个字的错误,客户就要重新填写,重新汇款,重新交5.5的手续费。然而粗心大意对于我们金融工作者来讲可能是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代价。2005年瑞穗证券公司由于一操作员的失误导致270亿日元的事件仍让人记忆犹新。
一个简单的错误,竟然会引发如此大的损失,确实让人始料未及。正所谓,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因此金融工作中更要吸取教训:
一是要规范操作。建立一套完整的操作流程,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改进,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二是要有章必依。力求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根据规范操作,否则任何规则都是一字空文,毫无意义。
三是要灵活机动。经济活动是十分复杂的,并非一成不变。在遵照规范的前提下,只有依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才能不出差错,否则按图索骥、依葫芦画瓢,机械地按“规定做事”,往往会导致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