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观电影《活着》有感

文章作者:永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7日

  余华曾说:“我相信,<活着>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电影《活着》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故事主人公福贵所生存的那个世界仿佛一座张着血盆大口的屠宰场,先后夺走了其父母、儿女的生命,而这正合余华“杀戮和死亡是这个世界的常事”的观点,于是一个人大半生令人心灵震颤的坎坷命运就这么血淋淋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福贵一家人团团围坐在桌边吃饭的其乐融融,到故事接近尾声福贵外孙馒头在坟前念念有词“有庆吃饺子,凤霞看照片” ,“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我们不仅能看到主人公充满痛苦质感的生存状态图景,还能听到其面对命运与苦难时灵魂所发出的内在声音,这声音中有焦虑、有希望、有痛苦,而更多的是忍耐。

 “活着”是一种哲学,尤其是在苦难阴影笼罩之下,更成为一种通透明亮的生存智慧。当曾经驾车误撞死福贵儿子的春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划为走资派,深受旁人冷眼、妻子自杀的痛苦折磨时,家珍终放下丧子之痛,在那个充满死亡气息的黑夜,望着春生绝望的背影喊道“春生,你欠我们家一条命,你记着”。苦难,赋予生命一次重生的机会。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这是一种正视苦难与生命的态度,是余华生命意识的核心部分。在生存困境挤压下,展现出蓬勃生命力的人,他们正视生命、正视苦难的乐观态度和精神品格承载了苦难年代中国人的体性生命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