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社动态

【清廉家风故事】(三十)蔡威:碧血丹心 听风英雄

文章作者:霞浦联社02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0日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精神,为进一步推进霞浦县农村信用社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倡树清廉家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及家庭成员自觉投身家庭文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中,争做廉洁治家的表率,霞浦联社纪委开设了“霞浦联社宣讲清廉家风故事”专栏,通过中国古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当代模范的清廉家风,与大家一起汲取其中的智慧和力量,为推动霞浦农村信用社党风廉政建设再上新台阶注入强大力量!

蔡威(1907—1936年),原名蔡泽鏛,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宁德蕉城蕉北街道人。历任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参谋、红四方面军第二电台台长、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为粉碎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川陕苏区多次进攻和围剿,为配合红军胜利完成长征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军技侦情报史上写下了辉煌的篇章,受到毛泽东、朱德、徐向前、陈昌浩等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褒奖。

宁德老城区东门前林坪(现前林路)坐落着一处清代建造的宅院。房屋坐西朝东,砖木结构,具有浓郁的清代建筑与闽东地方特色。这里就是被徐向前元帅称为“无名英雄”的蔡威曾经生活的地方。

蔡氏家庙前天井全景

蔡威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从小耳濡目染蔡氏先人爱国爱民、艰苦奋斗的事迹,从而树立了崇高的志向。

1920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的第二年,蔡威参加了宁德城关抵制日货的活动,将商店没收的洋货集中在南校场,当众烧毁。

1922年,蔡威往福州格致中学求学,接触了《新青年》《新潮》等进步书刊,目睹了福州教职工举行的罢课和商民举行的停运日货斗争,更激发了他对新生事物憧憬。

1925年,蔡威赴上海惠灵英语专科学校读书。在上海,蔡威常接触进步同学,阅读马列书籍,继而找到党组织,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来,蔡威在党组织的委派下回到宁德,与郑长璋(共产党员)一道以筹建国民党宁德县党部名义,开展革命活动。他积极参与组织“街头剧”和“街头演说”的活动,揭露封建地主和土豪劣绅压迫、剥削人民的罪行,还开展发动渔民斗争渔霸、清算县商会反动坐办勒派军饷的罪行及捣毁反动“乐善社”的斗争,一时间工农运动如火如荼。

1927年,国民党右派策动反革命政变,蔡威在赶赴福州向党组织汇报情况时,不幸被捕。关押期间,蔡威沉着应对警察盘问,最终被保释出狱,随即赶赴上海,继续参加革命。

在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蔡威始终服从党组织安排,学习掌握无线电知识技能,并组织培训专业人员,推动了无线电通讯工作的开展。

1931年,蔡威受党派遣,到中央特科举办的无线电训练班学习,从此开始了无线电事业的革命生涯。

学习结束后,蔡威受党中央派遣,到鄂豫皖苏区任中央军委鄂豫皖分委会参谋,开始了紧张的电台创建工作。当时,鄂豫皖苏区成立了通讯大队,举办了第一期无线电培训班,蔡威负责培训班工作并兼任理化教官。面对只有高小文化程度的学员,蔡威耐心教授学员无线电原理、英文字母,还拆开机器,对照实物和线路图讲解。在他的指导下,学员们初步掌握了电台通信的基础知识。从1932年至1936年,蔡威参与举办培训班4期,为红四方面军培养了大批无线通信、报务和技侦人员。

蕉城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体验启动仪式在蔡威事迹展陈馆举办

在培训通讯人员的同时,蔡威还努力筹集电台器材,他从缴获的战利品中收集有用的收发报机、发电机等器材部件,一遍遍清理擦洗,经常忙得饭都顾不上吃。经过近3个月的努力,1932年2月红四方面军第一部电台在鄂豫皖苏区政治、军事中心——新集的钟家畈诞生了。电台建立后,鄂豫皖苏区同湘鄂西苏区、江西中央红军、湘鄂赣苏区建立了联系,后又通过江西中央红军中转,联系上了党中央。从此,红四方面军孤军苦战的局面得到了改变。

在长征期间,蔡威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不畏艰险、团结同志,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3年1月,红四方面军电台入驻毛浴镇。蔡威开始把主要的精力转向侦听敌军电台、破译敌人密码方面。蔡威最先从敌军报头、报尾明码中的时间、地点、部队番号等简单的电文入手,联系手中已掌握的情况,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反复对照比较,一个字一个字地猜测、推敲,慢慢判读出一份电报。然后,根据字码与字的关系,经过深入侦听、追踪、对照、判断和点滴积累,逐步摸清了敌军电台所用密码的规律。最终,蔡威解决了密码的关键难题,完整破译敌军的第一部密码“通密”。

1935年初,他率电台跟踪在黔北堵截追击中央红军的国民党军,破译其密码,将获得的机密情报及时转告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帮助中央红军取得四渡赤水战役的胜利,受到毛泽东的表彰。

当年7月,在与中央红军会师后不久,他担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第二局局长,负责情报侦察工作。虽然是二局的最高首长,但他还经常彻夜监听破译。

蔡威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而且十分关心战友,毫无领导架子。他所在二台随红七十三师西征时,训练班学员徐明德当时生了重病,蔡威像老大哥那样照顾他,亲自找中医给他看病,派人替他熬药。部队将要出发了,徐明德病情未见好转,蔡威就派勤务员护送他回家,并把上级奖赏给他的一把银元送给了徐明德,让他治病。

天气炎热干燥,许多战士得了“烂脚病”,蔡威就把自己的马让给伤病员骑,或是让马驮器材,自己坚持走路;粮食不足时,他总是在最后吃饭,饭不够,他便第一个挨饿;战士熬不住连续熬夜的艰辛,在工作中不小心睡着了,他便顶替上阵,让战士好好休息;总司令部给他配发了大米、白面,他便让炊事班将这些细粮掺野菜里煮了和大家一起吃……

恶劣的战争环境以及长期过度的忘我工作,严重损害了蔡威的健康。1936年8月,过度劳累的他又患上胃病、肠炎,最后染上重伤寒病。由于缺医少药,治疗无效。9月22日,无情的病魔夺去了蔡威年轻的生命,年仅29岁。

1985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正式追认蔡威同志为革命烈士。1986年7月,徐向前元帅为纪念蔡威烈士牺牲五十周年,挥笔题词:“无名英雄蔡威。”

蔡威烈士立像

如今,蔡氏祖居已经被专门整辟为蔡威事迹展陈馆,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技侦光荣传统教育基地、省国防教育基地、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当地人继续深入挖掘蔡威的革命事迹,传承和弘扬蔡威的革命精神,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行孝崇廉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