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农信动态

福建农信:以普惠金融活水润泽八闽大地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9日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九赴寿宁、三进下党,访贫问苦、擘画蓝图,留下了殷殷嘱托:“农村金融服务是脱贫致富十分重要的基础条件,一定要加强”“农村信用社要贴近农村基层,才能发挥扶贫信贷方面的作用”。这嘱托,是期望,更是方向。

三十余年来,福建农信始终牢记嘱托,持续在服务“三农”一线深耕发力,以实际行动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在践行“金融为民”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立足“金融利民”

深耕金融服务主业

福建农信将支农支小作为主责主业,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方向,以更精准的信贷供给、更务实的金融工具,助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截至6月末,福建农信涉农贷款余额超4700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均高于贷款平均增速,普惠金融主力军作用持续彰显。

各行社围绕地方特色产业,精准开发配套信贷产品。在南平,福建农信依托“信用+经营权质押”模式,推出“乡村资源流转贷”,助力闲置房屋、土地、林地等资源高效流转,累计授信金额超5亿元;在宁德,福建农信创新“福海贷”系列子产品,通过“网渔贷”“金海参”“金黄鱼”等形式,打通渔业养殖产业链条,累计发放贷款超21亿元,破解“资产难抵押”的行业痛点。

信用体系建设同步推进。福建农信积极参与福建省金融信用工程建设,作为主办金融机构建设金融信用村3263个、信用乡镇132个,占比超95%;持续打造农信信用评定体系,累计评定信用户642.3万户、信用村5380个,实现整村授信12617个、覆盖率达74.2%,为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筑牢信用根基。

立足“金融惠民”

拓宽金融服务领域

福建农信以人民群众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导向,主动作为、持续发力,在养老、教育、创业等关系百姓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拓展普惠金融服务,增强金融服务的可及性与获得感。

在养老金融方面,推出“敬老金”特色储蓄产品和中老年专属存款方案,满足老龄群体稳健理财需求。全省农信系统累计办理“敬老金”礼仪存单超45万笔,金额近400亿元,中老年客户专属存款超12万笔,金额近95亿元;积极探索“养老信贷”业务,支持康养机构发展,授信余额近3亿元,其中厦门农商银行落地黄厝老年公寓信用保证类贷款,授信金额200万元,助力老龄服务供给提质扩容。

在教育金融方面,作为生源地助学贷款主办银行,福建农信坚持18年不间断服务,累计为超47万名家庭困难学生提供贷款支持,授信金额逾147亿元,市场份额超八成;为适应新时代政策调整,福建农信同步推出“降息”“免息”“延期”“提额”四项服务措施,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同时积极响应教培领域监管要求,推进预收费托管、风险保证金存管等,33家行社已与主管部门达成合作意向,助力教培资金监管规范化。

在创业扶持方面,依托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积极推广“创保贷”,为返乡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提供创业融资支持。截至6月末,全省累计发放“创保贷”5276笔、余额超10亿元。如:古田农信联社创新“先贴后补”贴息机制,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超6.5亿元,带动创业就业5000余人,连续四年创下全省县域第一。

立足“金融便民”

提升金融服务效能

福建农信持续完善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强化线下网点与线上渠道协同联动,推动金融资源向基层下沉,服务能力向末梢延伸,切实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户户有通道”的服务格局。

目前,全省共设有近1900个营业网点,覆盖所有乡镇;近1.1万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下沉至行政村,为村民提供转账缴费、小额取现、金融宣教等一站式服务;6400余名金融助理员常驻一线,成为群众身边的“金融顾问”,服务客户超3000万户;数字金融渠道同步拓展,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平台直达千家万户。

支付服务场景不断拓展,福建农信着力打造“福农e付”品牌,覆盖商超、医院、景区、餐饮、农贸市场等26个行业,服务中小商户超73万户,单日最高交易笔数突破1000万笔。通过“福农e政”平台,为群众提供财政惠民惠农资金的代发和支取服务,至6月末,已累计代发金额近136亿元,服务超2900万人次。

同时,作为全省社保卡主要代理银行,福建农信已累计发行社保卡超2200万张,覆盖全省53%的常住人口。设立超1500个“实时制卡”网点和百余个“就近办”服务点,实现社保服务从“窗口办理”到“家门口办理”的转变。围绕社保金融生态,创新推出“社保快贷”“社保卡专属存款”等产品,进一步拓展社保卡应用场景。

“根系扎得深”到“枝叶伸得广”,福建农信始终坚定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民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普惠金融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下一步,福建农信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在机制创新、服务优化、场景拓展上下更大功夫,蓄力再出发,让每一份付出都汇聚成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