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建国大业观后感

文章作者:邵武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9年11月30日

在上周,在观看完党史老师推荐的《建军大业》电影后,我又观看了姐妹篇《建国大业》,让我对新中国成立,以及毛主席等伟人的英雄事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影片开始以飞机轰鸣拉开序幕,毛主席从延安飞往重庆和平谈判,并依次讲述了建国过程中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双十协定、校场口屠杀、三大战役、百万雄师过长江、定都北平、政协会议、开国大典等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

影片从一开始便交代了历史背景: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初散,中国革命方向前途未卜,中国人民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选择题。我党为了最终实现和平统一中国,毛主席不畏艰险,从延安飞往重庆,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权斡旋,试图进行和平谈判。

影片拍摄手法老道,通过多个场景的切换,展现了国民党豪华的房屋、会议场所的排场,其与中国共产党的清贫、破旧的窑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谈中,国民党也是暗箭伤人、偷鸡摸狗,而中国共产党则是光明正大,同各民主党派进行和平交流。

然而,无论做出怎样的努力,民主协定还是被国民党的缓兵之计,最终不过变成了一纸空文。当国民党单方面撕碎协议、一意孤行,召开“一大”时,便是开始在政治的独裁,一步错步步错,民盟领袖张澜老先生那句“是在玩独角戏”,便开始昭示了国民党的孤立无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悲剧结局。

1946年7月,云南昆明的混乱,爱国人士李公朴、闻一多的被害,国民党对各地民主进步联盟的取缔,以及各地金融混乱,使人民苦不堪言,进一步促成了国民党的威信扫地,孤立无援。 “要民主、反内战!”,在中国人民的强烈呼声中,部分有识之士也并不是没有预料到这点,冯玉祥在临行苏联前曾告诫:“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他要再一意孤行,败亡之日当在不远!”还有年轻的青年将领蒋经国,查封孔家货物,力图扶大厦将倾,都在为国民党做最后一搏,然而,蒋介石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语:“国民党的腐败已经到了骨头里了!”,让蒋经国只能无所作为,扼腕而叹。

影片在结构上环环相扣,根据历史的顺序,大小事件,长短场景,安排的滴水不漏。在重要的战役或场景里,展现出战役的规模宏大,气势逼人,同时也展示民主去世的势不可挡;在其他重要事件中,也是以小见大,演员的选角上,也是星光灿烂,阵容豪华。里面的明星都是演技派,各个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老戏骨。

片中陈坤扮演了蒋介石的长子蒋经国,给我印象尤为深刻。蒋经国忧国忧民,与孔家孔令侃形成强烈反差。孔令侃不顾国家危难,中饱私囊,还言之凿凿在商言商。蒋经国不畏其家势,查封查库,直面痛骂孔的气魄令人顿生敬佩。可惜经国忧国忧党,剧中却只能空留无奈,特别是他的那句“父亲,党和国都到了危难的时刻”更是让人领会到他的一腔爱国心。

国民党的轰然倒塌,不仅仅是倒在了共产党的脚下,也是败在了自己手里。不仅仅是党的腐败、势力贪污,更是不团结闹内讧的结果。元老李济深,总想一人贪污权利,最后成为了“光杆司令”,不得不下台。而共产党毛主席团结人民,连对李济深也不计前嫌。比起来,国民党的军队得到美国支持,要比共产党的军队先进的多,有飞机有大炮,而共产党却是“小米加步枪”;国民党穿的是挺拔精干的军装,而共产党穿的却是烂棉服。记得毛主席回答李济深的那句话:“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让我思考很深,什么事都要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放弃一些利益,忘记一些仇恨。 

中国共产党,走过草地,越过雪山,长征路上写下无悔的诗篇,多少个无眠之夜,党和领导夜不能寐,思索党和中国前进方向,多少烈士的献血才换来新中国的成立,以至于改革开放崭新的今天!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回顾历史,我感慨良多:那是一段不平凡的岁月,政治斗争波诡云谲。在那场明争暗斗的较量中,多少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多少烈士碑下而存,我们今天要以更加坚定的革命精神,保我祖国,爱我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