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文章作者:邵武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7年11月30日
“近平读书有‘书瘾’”,梁家河的村民如是说。事实上,青年习近平酷爱读书,这是《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受访者们的共识。作为一部再现习近平总书记在黄土高原七年知青岁月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的书,《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披露了大量关于他在梁家河插队期间读书学习的经历。这些经历生动反映了青年习近平克服重重困难,热爱学习、善于思考、喜欢交流、注重实践的品质。受访者们共同的结论是,习近平思路宽广,思想活跃,分析问题能力很强,与他长期坚持刻苦读书学习分不开。
身为90后的我没有体验过知青生活之苦,也不曾有过读书学习艰难的体会,更是觉得学习那是学生才该做的。自大学毕业进入农信系统以来,我主动与书本打交道的时候少之又少,除了一些专业考试用书外,我几乎不曾阅读其他书本。我总觉得学生时代所学知识已够工作之用,在一线柜台工作的两年期间,机械、重复、单调的操作更是让我觉得学习无足轻重,只要合规操作,不出差错即可。家中书架上放置着各种类型书本,都是酷爱读书的丈夫购置的,而我却从没翻开一页。丈夫经常嘲笑我说“你再不读书,以后连孩子的小学作业都辅导不了”,而我不以为然,觉得大学本科毕业的我怎么可能如此不堪,总是以“工作忙”、“带孩子累”等借口推脱学习。
直到近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当读到知青们想出去蹭饭,习近平却不为所动,说“你们弄到吃的,给我带回点来”;当读到他晚上凑近煤油灯看书,煤油烟经常熏得他脸上、鼻子上都是黑的时候……我不禁羞愧了。青年习近平勤奋学习的故事,着实给了我当头一棒,惊醒了容易自我满足的我。
如今我们的生活比上山下乡那会好了几倍,但花花世界的各种诱惑也逐渐让我失去了自我学习,充实自我的动力。特别是在成家生子后,工作和家庭的压力更是给了我自我松懈的借口。但我却忘了,社会是在不断进步,农信社也在不断拓展业务种类,若我一直停滞不前,终归被淘汰。作为新一代女性,骨子里透着的高傲不愿承认自己将被淘汰,青年习近平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尚能忘我学习,如今我的求学环境如此宽裕,有何理由放弃学习?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读书是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开拓思维的好方法,读好书使人睿智,使人冷静,让人沉下心思能够真正投入当中,脱离浮躁的尘世。读好书若如品一杯好茶,在朦胧的烟气中我们思考生活,品尝人生酸甜苦辣,吸取精华。我拾起洒满灰尘的学习笔记,翻开了书本,从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自己,力求以更好的自己为农信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