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3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文章作者:屏南联社01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09月30日
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23年度
环境信息披露报告
一、关于本报告
(一)涵盖期间
本报告涵盖期限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二)报告周期
本报告为年度报告。
(三)报告范围
本报告披露范围包含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及所辖分支机构。
(四)报告数据说明
报告中财务数据以2023年度为主,主要来自于本行文件和相关会议资料。
(五)编制依据
本报告内容遵循人民银行福建省分行发布的《福建省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安排》等相关要求。
二、总体概况
(一)年度总体概况、关键成果与绩效
截至2023年12月末,我县联社绿色信贷余额3290万元,较年初增长2115万元,增幅180%,贷款投向主要分布在生态环境生态农业。本年度非绿色贷款加权平均利率7.38%,绿色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10%。
(二)下一年度规划与目标
我县联社以习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县委县政府提出的高山农业、绿色工业、文旅康养“三个一流”产业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模式,将绿色信贷工作与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有机结合起来,加大重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不断提高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比重,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在“两山” 转化中的作用,扎实推动屏南县生态文明建设、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三、治理结构
(一)理事会相关分析研判、战略决策、管理监督
理事会作为绿色金融管理的最高决策机构,负责确定绿色金融和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计划,审批高级管理层制定的绿色金融目标,审议绿色金融业务报告,对包括绿色金融等内容在内的公司可持续发展表现进行审议并提出改善建议。
(二)董事会以下相关机构主要职责、工作开展
1.在理事会下设委员会层面:
理事会确定绿色发展战略,审议高级管理层绿色金融目标和绿色金融报告,指定理事会下设“三农”委员会负责绿色金融工作。
2.在经营管理层面:
高级管理层根据理事会的决定,制定绿色信贷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责和权限,开展内控检查和考核评价。
3.联社部门层面
成立绿色金融事业部挂靠普惠金融部,负责日常绿色金融业务推动工作,传导绿色贷款金融政策,制定绿色信贷管理办法、绿色信贷政策、绿色信贷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等工作,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绿色信贷业务发展,共同建立“绿色信贷”的长效机制。合规风险管理部负责对绿色信贷业务相关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合同文本进行合规性审查,对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的客户实行名单制管理,要求其采取风险缓释措施,进一步完善绿色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在客户发生重大环境和社会风险事件时,应当及时采取相关的风险处置措施,并就该事件可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造成的影响向监管机构报告。审计部负责督查绿色贷款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定期组织实施绿色信贷内部审计。综合管理部负责舆情监测,控制绿色贷款风险引发的负面影响,逐步建立起县联社统筹、网点抓落实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
4.网点层面
负责绿色信贷客户营销、授信需求收集、授信申请、尽职调查、放款管理、贷后监督、绿色信贷统计等工作。
四、政策制度
结合《福建农信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工作方案》(闽农信〔2021〕254号)有关精神及实际情况,县联社制定《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印发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工作方案》(屏农信〔2022〕150号)、《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绿色信贷业务实施管理细则》(屏农信〔2021〕160 号)等绿色金融相关工作方案、制度。
表1 金融机构环境政策制度情况表
文件名称 | 发文字号 | 文件类型 | 文件主要内容 |
《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印发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工作方案》 | 屏农信〔2022〕150号 | 其他 | 制定绿色金融发展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工作 |
《屏南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绿色信贷业务实施管理细则》 | 屏农信〔2021〕160 号 | 制度文件 | 明确组织管理、绿色信贷授信政策、全流程管理、监督等事项 |
五、产品创新与研究成果
(一)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助推乡村特色产业绿色转型。一是加大对传统绿色农业的支持力度。持续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组织乡村振兴特聘指导员和金融助理开展“金融帮帮团”服务,针对各乡镇特色生态农业,从培育、种植、生产、加工到销售等环节提供全方位、差异化产业链金融服务,大力发展以特色农副业为支撑的生态农业,如:长桥镇以茶树菇等食用菌类产业为重点,岭下以高山蔬菜及锥栗等为重点,路下以食用菌和林下经济为重点,创新推广“福农·福粮贷”,推动新农主体贷款要素融资,牢牢守住“米袋子”“菜篮子”。二是支持绿色林业发展。充分发挥机制灵活特点,创新推广“益林贷”“福林贷”“兴林贷”三类贷款产品,重点支持木材加工、竹业、花卉苗木、森林旅游、林下经济等产业发展。三是支持绿色小微企业发展。积极对接县内园区小微企业,推进新能源新材料、绿色家居、食品加工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至12月末,企业绿色贷款24户,余额3290万元,较年初增加2115万元,增幅180%,投向主要分布在生态农业。四是支持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创新“福商•文旅振兴贷”大力支持精品旅游带、特色旅游、品质乡村、乡村文创、农家乐、民宿等旅游特色产业发展。至12月末,发放文旅振兴贷784笔,余额8680万元。
(二)激活绿色农村要素,推动生态资源价值实现。
结合屏南当地青山绿水的优势, 积极对接屏南八百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县“三变”改革推动“三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激活农村绿色要素为切入点,收集农村要素各类数据,用好农村生产要素流转平台,持续推广“信用体系+农村要素”模式,创新“古屋贷”“耳标贷”“冷库贷”等农村要素贷款,有效纾解农村融资难题。至12月末,累计运用农村要素平台发放绿色要素贷款2368笔,金额29072.76万元,其中发放“古屋贷”62笔,金额1360万元。
(三)改善人居环境整治,助推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围绕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积极对接当地政府部门金融需求,与岭下乡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构建“党委政府+驻村书记+金融助理”模式,创新推广“优居贷”,政府全额贴息,共同做好“优居贷”的发放、资金监管、贷款投向、贷款收回等工作,解决农村地区老旧房屋墙体及梁柱加固、屋顶修补、水电线路改造、厕所及排污改造等问题。至12月末,支持人居环境改造授信32户,金额323.74万元。金融支持乡村建设得到党委政府、监管部门高度肯定,先后在人民日报、闽东日报、农金网等媒体平台宣传报道。
六、经营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
报告期内,联社机关及各营业网点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主要集中在自有车辆消耗、营业办公用电、用水、纸张耗材等。
表2: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
指标名称 | 披露细项 | 总量 | 人均 |
报告年度内经营活动产生的资源消耗 | 自有交通运输工具消耗燃油(升) | 4342 | 30.36 |
营业办公消耗电力(万千瓦时) | 66.92 | 0.47 | |
营业办公消耗水(吨) | 3313 | 23.17 | |
营业办公消耗纸张(吨) | 10.05 | 0.07 |
(二)环保措施及成果
1.积极打造绿色低碳办公氛围。加强节能降耗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降耗、保护环境、降本增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倡导全体员工在办公活动中节约资源,减少水、电、纸、油等能源的直接和间接损耗,提高能源效率和保护环境严格遵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
表3:环保措施及成果
管理内容 | 管理措施 | 执行效果 |
节电管理 | (一)各社部白天在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不开或少开照明灯,卫生间、洗手台在使用后及时关闭,楼道灯光下班后及时关闭,杜绝“长明灯”; (二)使用空调时,应先关闭门窗,下班要提前15分钟关闭空调,若长时间(30分钟以上)离开时,要关闭空调,以便节能和保证减排效果。夏季室内开启空调,其温度应设置在17℃以上;冬季开启空调,温度应设置在20℃以下;其他情况下不建议开启空调; (三)每场会议或培训结束后,要及时关闭电灯、空调以及会场电子设备。 | 提高能源效率。 |
节水管理 | (一)杜绝跑、冒、漏、滴和长流水现象。卫生间非感应式水龙头用水时牢记及时关闭,如有发现水龙头损坏漏水等现象及时向综合管理部反映;(二)定期检查各用水设备,加强用水设备日常维护和管理,及时更换老化及不节水器具,杜绝长流水现象; | 减少水资源的不必要消耗。 |
节材管理 | (一)加强办公耗材管理。复印、打印纸无特殊要求,原则上使用双面打印,废旧打印纸可当稿纸使用;可公用使用的办公耗材原则上每部室配备一到两件共用,例如:钉书机、计算器、剪刀等,各部室要自行做好标签;(二)各部室日常宣传材料制作要提前做好预估与摸底,防止堆积浪费。 | 提高低值易耗品使用率。 |
节油管理 | 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加强全行范围内的车辆管理及燃油管理,同时加强员工宣传教育,倡导绿色出行。 | 提高节能减排成效。 |
节粮管理 | 鼓励员工文明餐饮,树牢节约意识,开展光盘行动,自觉践行绿色健康生活方式,在办公及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弘扬崇俭抑奢的正能量。 | 提高节约意识。 |
表4:环保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主题 | 活动形式 | 参与人数 | 举办次数 | 社会影响 |
“业务植树添新绿 乡村振兴增活力” | 爱心公益 | 10 | 1 | 提高公益意识,传递社会正能量。 |
七、投融资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2023年,我县联社各项贷款余额30.19亿元,其中:绿色融资余额3290万元,较年初增加2115万元,增速180%,高于各项贷款168.95个百分点,绿色贷款占比达1.09%,以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助力“双碳”战略。至报告期末,我县联社持有绿色债券余额共0万元,为绿色金融更添助力。
表5:投融资活动对气候与环境的影响
披露细项 | 披露数据 | |
绿色贷款余额及占比 | 绿色贷款余额(万元) | 3290 |
各项贷款余额(万元) | 301883.75 | |
绿色贷款占比(%) | 1.09 | |
持有绿色债券余额及折合减排情况 | 持有绿色债券余额(万元) | 0 |
表6 金融机构绿色项目情况表
2023年,我县联社未对绿色项目开展1亿元(含)以上的授信额度。
项目名称 | 融资类型 | 融资余额 | 项目主要内容 | 社会环境效益 |
无 |
八、未来展望
下阶段,我社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做实绿色金融大文章,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绿色发展,持续推进“三农”领域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一)加大绿色金融重点领域支持力度。探索以“绿色信贷+”方式,重点支持县域及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积极介入旅游基础设施、民宿客栈建设、农家乐、旅游商品制造、旅游消费等领域。支持打造全国一流的乡村文旅康养基地,选择具备旅游开发条件的扶贫重点村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以农民为主体,以自然生态资源为载体,扶持一批以休闲农庄、森林人家等为主题的乡村生态旅游品牌以及17个金牌旅游村。
(二)大力推进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积极对接地方政府推进绿色要素确权、构建绿色识别体系、搭建绿色数据平台等工作,打造农信绿色金融“信用+N”模式。加大涉林贷款投放力度,因地制宜推广益林贷、福林贷等特色产品,助力林业要素盘活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高山冷凉花卉产业发展,探索创新“信用+林业要素”“产业龙头+上下游”等特色模式,对接棠口高山花卉园区、熙岭玫瑰园等,发挥花卉园区模范带头效应,激活农村空间生态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源等农村要素,进一步探索“非标”资产融资,匹配相对应的金融产品如大棚设施贷等,满足花卉产业的融资需求。主动融入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绿色金融从绿色产业延伸到个人消费领域、低碳主题信用卡、绿色消费贷、绿色理财等金融服务,将“土特产”、生态保护、绿色低碳、文旅产业、康养产业等各类主体、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创新打造“绿色+金融+养老+文旅+科技”跨产业多元融合新业态,助力乡村文旅等发展新型消费、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助推城乡消费扩容升级。
(三)建立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夯实信贷管理基础。制定落实绿色信贷尽职免责制度,提高贷后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和风险识别能力。完善贷款审批中心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授信限额管理,严防“傍大款、垒大户”、多头授信、超比例授信。二是完善风险分担机制。持续加强与涉农涉企部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再担保机构的深度合作,探索设立绿色信贷风险资金池,不断提高绿色融资担保业务比重和加大增信支持力度,共同探索建立健全“政银担”和第三方机构参与的多层次风险分担机制,促进绿色金融持续健康发展。三是构建科技赋能风控机制。高效有序推进精准建档工程,借助科技手段,搭建绿色数据平台,进一步完善信用评价体系,实现客户精准画像、精准营销。利用数字化手段,建立绿色评级数据库和绿色评级模型,增强环境风险识别能力,量化评估环境风险并智能定价,有效提升绿色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