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论反馈

文章作者:雷雅倩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4月13日

不论是纪律检查,还是业务检查,都会涉及到被检查方的反馈问题,如何对待这个问题,我想,正是我们在实践中很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个需要反复在实践中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一说检查,我们业务单位首先想到的就是业务检查,这当然是检查的重点,员工们是否有纪律方面的问题,很大程度上要看其业务的办理情况,如员工行为等方面的问题,也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业务来的。例如九种人的排查,不论是常进行与自身收入不相符的高档消费或娱乐,还是经商办企业的,无一不是以我们农信社的业务为平台而进行的活动,有人常告诫有这种倾向的人“离开了农信社,你什么也不是”!人家常用好酒好肉来逗你,当然不会仅仅是因为你长得帅,或仅仅是要做慈善,是有所图的,亏本买卖没人做,而这些所图的东西,一定会在相关人员的业务里有所反映,所以这里便以业务检查的实践为例进行一番思考,以期抛砖引玉,更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反馈是各项检查中的一个重要程序,是检查人与被检查人就检查事实的认识问题,一般分“情况属实”、“情况属实但说明如下”、“部分属实”及“情况不属实”几种反馈。

情况属实的时候,就是没争议的事实,似乎无需过多解释了,只是后面几种反馈,尤其是部分属实及情况不属实的反馈,往往很让检查人员头疼,因为这往往意味着检查方法或方向有问题,其实被检查人也头疼,因为他要拿出合理的理由来说明这个问题,以期获得检查人的认可。

其实“情况属实”的时候,也会产生许多问题,一是定性难,同样的问题,不同的人在定性的时候会有不同的思考,不少人会把主观的东西加入进来,也出现不少把甲县的规定套到乙县去用的情况,这对于跨县区去检查的人来说是要特别注意的,例如手机银行业务抽奖活动,去年末至今年初我们做了几个月,但有些县不让员工参与,有些县则无此限制,有奖为何不抽?所以不少员工也参与进去了,省联社亦无禁止之文,然会计决算检查时,这里的检查组说是全部参与虚增电子银行业务交易!定性准否且当别论,看着电子银行部导出的相关人员交易笔数,让人哭笑不得:个别员工一年的手机银行交易量不过二三十笔,不少人一年手机银行交易量就在百笔上下,他们就是这样虚增电子交易的吗?要他们如何整改?相关部门头痛不已。所以在定性时一定要多思考对方的反馈意见,避免失误。除了定性的问题,还有一个是反馈问题,有些同志在反馈时,对于一些事实未与检查人员进行沟通,仅简单地确认了事,这就就给定性方面带来了太多想象空间,以致于定性后一片惊呼。其他几种反馈也一样,对于一些表面的事实,要与检查人员进行沟通,说明情况,即便是有问题,也要让检查人员清楚问题的根源出在哪里,心里有愧的人才不敢说话。

对于检查人而言,虚心接受被查人的反馈意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这是掌握更多一手资料、提高自己检查精准度的机会,另一方面也是纠正偏差、提升自己的机会,或说是学习机会。纪检人员也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时也会有自己的短板,不可能是万能的,什么都懂,若自己的言论有不当之外,这是人之常情,是一个正常人应该会有的,及时修正即行,没必要大惊小怪,以为自己的权威受到了威协,以至于闷闷不乐,非要给对方下马威,闹得许多时候大家心里都有怨气。有不少人在这方面就有这种思维固式,认为自己的看法一定是不会错的,对方讲话都是狡辩,都是为自己开脱罪责。实际上被检查人在事实面前狡辩的机会是不多的,即便有,也容易被揭穿,而检查人在短时间内看长时间形成的东西却是以偏概全,所以很容易形成偏见,所以要多听、多想再下定义。为什么古人一直劝诫人们“祸从口出”、“少言多行”、“不轻言”、“言多必失”?为什么古代许多高人言语不多,言必在点子上,这正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有不足,何时露出马脚谁也不知道,所以少说话就意味着少说错,多思考才能说到点,所以高人们都很谦虚,一有不懂的,会立即接受正确的东西,就象孔老夫子也会向小孩儿请教问题一样。姬昌精于算计,也会被囚于羑里;姜子牙不是做生意的料,也会几番去折腾;诸葛亮一代明相,也会用错马谡!毛泽东四渡赤水,用兵如神,但其中的土城之战却是一塌糊涂!所有这些,都没能损害他们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吧?所以我们对于自己的短板,不要太忌讳,要虚心学习。唐太宗为什么能成为一代明君?他在朝庭上处处受制于死对头李建成的死党魏征,数次被气得想要他的命,但他最终都能接受劝谏,这对于他的权威构成威协了吗?一千多年来,大家都明白,他此举不仅没有对他的权威构成威协,反而让他成为整个古代史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帝王,一个最让人敬佩的帝王,一个让所有人都臣服的帝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我们现代多闻广识的干部们难道气量还不如古人吗?

对于被检查人而言,反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有这种情况,简单地否认一个问题,但又没有提供有价值的材料来证实他的说法,那么这个否认的问题就会被认作是狡辩了,检查人员当然不会给予采纳,所以反馈人也要懂得沟通,懂得证据说话的道理,要明白没病也要定期体检的道理,我们的内部各项检查也好、纪检也好其实充当的就是对单位防病查病的角色,纪律处分就是治病下药,大病大治、小病小治,没病强身,被检查人没必要反感,也没必要敬而远之,不敢靠近,在医生面前不讲话的人,医生下药的针对性就必然比多讲话的人更不准,被检查人当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