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山,那水,那人
文章作者:南安农村商业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2年11月30日
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山之于中国,好比明月前身,而中国之于山,亦如流水今日身。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认为,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存在成长前进的基本环境。崇尚大自然、顺应大自然、维护大自然,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需要。雨润翠山野,云蒸水梦泽。而乡间的水塘又是一个山水画的佳境。群山环绕一湾碧水,在晨光中时常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山峦间倒影如画;在黄昏时落日余晖潇洒轻盈的大自然,垂钓者持竿静坐,农人在农田里辛苦的劳动,牧者归家,孩子们放学,远山、近水、人儿这一切,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画卷。
漫步在这山峦之间,远看这苍翠的山峦厚重堆叠,象同波涛起伏的海洋一样,气势磅礴。微风一吹,林涛四起,像同群山之间深沉的礴吸,给人以神奇幽远的感觉。太阳像同千万把犀利的宝剑,透过着茂密的乌云,向这静静的山脉上投下伞形的光幅。而在山脉之上的晨雾,时而聚集,构成了一派洁白的雾海,又时而分散,如一朵朵在天空绽放的白云花。太阳就像个鲜红的小轮子落在遥远的山边上,把一些层次叠加的山峦,都化成了紫色、渴色的一抹涂在了天际线上。而远处的群山重叠,迷迷蒙蒙,像无数个顶天立地的伟人正在凝神冥想。远处青山层叠起落着,酷似海洋的浪花。远山隐隐绰绰的,就像几笔淡墨抹在满天边。
漫步在这水塘之间,近看这泅洇着池水粼粼的波光,氤氲的水气,晨光投射过一片片枯黄的秋叶,染成了一道暖暖的橙色。风吹落花,花却倚着风,像是离别的拖延,一玄一柱一枝一叶尽是华年。池塘里,清澈见底,碧绿无暇,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就荡起微波,仿佛是池塘在微笑。水底有许多大石头,深深地把根扎在了土里。旁边还镶嵌着许多鲜明的青苔,给笨重的大石头穿上了一件绿衣裳,塘水丰盈,日光下照,恍如无物的水面,倒映着絮团似的白云和蓝蓝的天空。孩童们整天呆在塘边也不腻味。女孩子们采来成把枝条和野花,把枝条编成柳帽,再把野花缀在帽上,嘻嘻哈哈地戴在头上,把自己打扮成花的仙子。男孩子摘来韧韧的草梗,捉对斗草,一会儿又到草丛里捉泥鳅,把它们扔进塘里,要么游向塘边,双腿一蹬,轻巧地跃上塘岸,神气地蹲在上面,要么游向塘边,钻进草丛。而我最喜欢的是垂钓,把爷爷放牛的小竹鞭要来,系上鱼线,扎上鱼钩、浮子,挂上鱼饵,轻轻一甩,就静静地站在塘边垂钓。池塘也总是慷慨地馈赠我丰厚的收获。不要半个上午,带来的脸盆里便欢游着一条条小巴掌大的鲫鱼、鲤鱼。
漫步在这山水之间,感受这“根在乡村,根于泥土”的氛围,我突然感觉这乡间的风景中充满了柔情,有种泥土的芳香,也有种菜根的香甜。在这南方深秋时节,田地里,空气中依旧荡漾着迷人的花草清香,不时地飘来着花儿朵朵的芬芳以及农民们割稻的稻草香。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淡绿搭配金黄的稻田。一阵秋风吹过,涌起一股又一股金色的波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过来一波又一波亮光。稻田里,清新、自由、沁人心脾的香味与热烈、灿烂、无言以表的色彩调和成了一把熊熊燃烧的火焰,吸引着炙烤着那双稚嫩的脚丫。在金黄的稻田中,我成了一个逐光的少年向前无尽地奔去。一片金黄黄的稻田,勤劳的人儿挥汗如雨,红扑扑的脸庞,却洋溢着丰收的幸福,灿烂的微笑。
微风轻轻吹来,在田地里泛起了一片片麦浪,每当我身处于一片稻田中时,都能感觉到一种静谧,我爱家乡的水乡,我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正是因为有党的引导,人民的辛苦劳作,才换来了现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党心和人民心心相印。走着中国社会主义的阳光道路,沐着党的甜蜜的春雨,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内心都饱含着对党深沉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