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员工感悟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及策略研究

文章作者:建瓯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8日

                                                                       前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中小企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据调查显示,2015年末,全国工商登记中小企业超过20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5400万户,中小企业利税贡献稳步提高。以工业为例,截至2015年末,全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起点标准由原来的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提高到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36.5万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的97.4%;实现税金2.5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金总额的49.2%;完成利润4.1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64.5%。中小企业提供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成为就业的主渠道。中小企业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价值和影响绝对不容轻视,也是推动经济、扩大就业和推动创新的生力军,并且全国的中小企业每年都保持着7%至8%的增长率。

在宏观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显得更为尖锐,即使政府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但也未能从本质上解决其融资问题。如若能较为具体切实的了解制约企业融资的因素以及其所影响的程度,从这些影响因素着手调整策略,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和方案,缓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同时也能积极促进我农信社/农商行的业务开展。因此,在当前的经济背景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及融资特点

(一)中小企业的概念

中小企业的称谓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伴随着西方电器革命的完成,大企业日益壮大并且发展完善,在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而中小企业的概念也在这时候应运而生。因此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同时也是动态的。首先,中小企业是相对于大公司而言,其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经营规模都较大企业小的经济单位;其次,随着经营环境的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行业都发生着变化,现在的中小企业将来很可能就发展成为大企业。

我国对15个主要行业的中小企业标准做出了明确的界定,于2011年6月18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规定了各行业的划型标准。该划型标准分了15个主要行业和一项其他未列明行业。中小企业是对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统称,划分指标有营业收入、资产总额以及从业人员数量。(如表-1)

表-1 目前我国对部分行业中小企业的认定标准    单位:人;万元

     

行业

指标

中小企业

行业

指标

中小企业

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

20000以下

建筑业

营业收入

80000以下

工业

从业人员

1000以下

批发业

从业人员

200以下

营业收入

40000以下

营业收入

40000以下

零售业

从业人员

300以下

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

1000以下

营业收入

20000以下

营业收入

30000以下

仓储业

从业人员

200以下

邮政业

从业人员

1000以下

营业收入

30000以下

营业收入

30000以下

住宿业

从业人员

300以下

餐饮业

从业人员

300以下

营业收入

10000以下

营业收入

10000以下

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

2000以下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

300以下

营业收入

100000以下

营业收入

10000以下

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

1000以下

房地产

开发经营

资产总额

10000以下

营业收入

5000以下

营业收入

200000以下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业人员

300以下

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

300以下

资产总额

120000以下

(二)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

1、资金需求呈现“急、少、频”的特点

中小企业资金的回笼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一致,加上其他的周期性因素,资金需求频繁。中小企业的规模较小,在企业运行中所需要的资金也呈现出“急、少、频”的特点。中小企业一次性所需求的资金量不多,因其利用资金具有时效性的特点,固能对企业的运营产生较大的影响。资金的收回和生产所需求的资金不能同时达成一致,也是导致中小企业资金需求较频繁的原因之一。

2、资金用途上以临时周转为主

企业最需要的就是可以周转的流动资金,所以其筹资时当然就更倾向于此类投入。就中小企业自身规模而言,其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均较少,自身实力比较弱的情况下,企业融资就会带来更多的负债。而且在销售淡季时期,企业囤积的存货较多,企业能周转的资金就更少了。企业向外部融资多数用于短期的周转,缓解贸易间的借贷关系。有调查显示,中小企业的贷款中,6个月以内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占其所有贷款次数的3/5。

3、期限结构上以短期资金为主

因为中小企业的经营模式稳定性不够,很容易被市场上的波动因素所影响,导致许多的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前景规划不能够明确的进行设计,所以企业多是以短期资金的形式向外部进行筹资。

4、融资渠道过于单一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融资方式看似多种多样,其本质却过于单一,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为内源融资,即将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二为外源融资,即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以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如表-2)

表-2  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类别

融资方式的类别

具体的融资方式

 

内部融资

                资本金

                折旧基金

                留存盈余

             向亲戚朋友处融资

 

外部融资

 

直接融资

股权融资

          债券融资

         其他企业资金

      民间借贷和内部集资

间接融资

          银行贷款

其他方式(融资租赁、票据贴现)

二、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

1、缺乏现代经营管理理念

随着中小企业的不断成长,企业规模越做越大,但其管理方式却没有及时跟上企业前进的步伐,还只停留在企业创业初期使用的传统的管理方式上。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经营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对自身又缺乏全面的了解,市场定位不准确,只盲目追求短期盈利,使其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即便有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某企业的项目刚兴趣,但由于中小企业不能即使为投资者提供一份真实描述企业的文件和资金使用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银行的放贷意愿。

2、中小企业自身实力薄弱

我国中小企业整体产业层次偏低,产业特色不鲜明,结构性矛盾突出。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初加工型、能源消耗型产业为主导,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制造水平低,企业经济效益低。而在为数不多的从事IT产品生产的企业中,也只局限于中低端的IT产品生产,现代、高端的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企业缺乏自己核心技术,产品多而不精,产品价格可提升的空间小,所对应的利润空间也就较少,极容易受外部市场的冲击波动,企业的发展前景受到制约不容乐观。一个实力薄弱、缺乏发展潜力的企业,试问有哪个投资者愿意出资呢?

3、中小企业信誉差、财务信息透明度不高

中小企业在初建时期资信度都不高。在企业的创立初期,企业拥有的资金并不充裕,也缺乏经验,在信用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银行一直是主要面向较大的企业授信,一般扶持大企业和重点行业,以降低银行的信贷风险,因此针对大型企业形成的客户评价标准,实际上在一定程度构成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歧视。同时,中小企业处于发展初期,规模小,资产少,这使得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资金供给者评价融资能力的指标要求,贷款困难。再加之部分中小企业确实存在诚信意识和履约意识比较淡薄、还款能力差、转嫁风险、恶意举债等现象,这些都增加了银行的“恐贷”。

在中小企业的管理模式中,特别是个体经营性质的小企业,经常会出现老板“专政”的现象,无论实务大小,都由老板或主要主管人员做主,集权现象相当严重,甚至在财务管理方面,也时常是由财会主管人员一手包办,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在这些企业中根本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财务信息无法及时准确地向信息使用者着公开,企业一手遮天现象盛行。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账务管理混乱,财务报表信息失真,存在虚账假账,企业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差,使作为信息使用者的银行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也给有关机构的审查造成一定的困难,让金融机构对其形成负面印象,企业的信誉度亦随之降低。企业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是银行判断是否发放贷款的重要前提,金融机构无法正确判断其资金的安全性,从而无法控制新增的贷款风险,因此不敢轻易放贷或投资。

4、缺少可供担保抵押的财产

从银行对抵押物的偏好来看,为了避免贷款风险,贷款形式一般为抵押或担保,这就要求中小企业提供银行所承认的担保物或担保人。但由于中小企业处在发展上升的特殊时期,可供担保的资产少,不动产抵押价值不高,极少数担保公司愿意主动为其担保,企业常常因无法向银行提供有效足额的担保,而影响了担保功能的发挥。

(二)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状况不理想

我国金融体系是一个以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高度垄断的金融体系。由于各方面因素,面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中小规模银行的数量十分有限,而大型商业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大型企业,他们严格贷款规定将中小企业拒之门外,这种金融体系,使中小企业想贷款无处贷,想贷不敢贷。中小规模的银行,受到我国经济体制的约束,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同时因为建行时间短,自身的资金实力有限,缺乏经验,处理部分危机的措施不完善,使之在面对中小企的贷款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满足众多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制不够健全

     截至2013年底,我国设立了各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近1千家,共筹集资金287亿元人民币;累计受保企业约5万户,累计担保总额约12亿元;受保企业担保后从业人员增加58万人,新增销售收入11亿元,新增利税1多亿元。尽管这对便利中小企业的融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促进了中小企业的融资,但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实质性的改善。

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策略

(一)简化贷款审批流程,注重审批质量的同时改革贷款程序

信贷员收到贷款申请时,在秉持审慎原则下,尽可能在审批程序、办理手续等方面适当宽松和简化,提高发放效率。要放低姿态,适应中小企业的业务特色和资金需求特点,适时改变目前层层审批、环节繁多、手续繁琐的信贷审批和管理体制,改变经营理念,把服务放在首位。此外,在加强中小企业业务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力度的同时,能够同时提供与之相配套的操作规程,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困境,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持续、健康发展。

银行贷款是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外源资金形式,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有巨大的影响力。应当重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改革贷款程序,面向中小企业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群体的融资产品,在推动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问题的过程中提升市场份额。福建省中小企业贷款具有数额小、频率高、信息透明度差等特点,要想获得大型金融机构的贷款非常不容易。为了适应中小企业的贷款特点,我农商行的融资产品可以根据企业的特点来进行有效的开展,从而进一步融通资金提高盈利能力。一是给予中小企业一定的政策倾斜,摒弃“惜贷”的态度,不以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频率高等拒绝中小企业贷款申请;二是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产品,和专门定位在中小企业服务层次上的融资产品,提高金融服务能力。

(二)创新金融服务和产品

就目前中小企业能否获得银行贷款的情况来看,中小企业由于信用和固定资产的缺陷不易获得银行青睐。信用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中积累下来、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可;固定资产的购置更加需要资金投入因而这些缺陷在短期内是难以解决的。这就需要我行针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创新服务,开发出相应的金融产品。例如:

1、针对信用问题可以进行综合授信——银行对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中小企业给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贷款额度,由客户经理定期回访老客户发掘老客户的资金需求及时地给予客户授信贷款额度的信息,并让客户在时效和额度范围内可以自主决定是否使用授信贷款额度。

2、通过电话销售、外出派发宣传单等方式发展新客户,在宣传单及广告的形式上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宣传单的形式改为挪车电话卡;其他广告产品改为鼠标垫、水杯等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将广告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客户只要有资金需求第一时间就能看到我行的贷款广告并及时地了解我行的融资产品。

3、面向中小企业开设融资服务答疑培训会、说明会,由我行的专业人员当面解决企业在融资上的疑问和困惑,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提升客户对于我行融资产品的了解,也可以使我行的业务人员及时地发现并挖掘客户的资金需求;

4、针对目前电商行业高速发展的情况,在用于贷款的资金上划出一定比例,专门面向小微电商企业以及物流企业。

       5、积极构建多层次银行体系,试办社区银行,形成分工协作的完善的金融体系。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依法壮大地区性中小银行的势力,让中小银行支持中小企业,完善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

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前景展望 

(一)电商小贷。

电商小贷是指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的网络融资方式,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是目前国内将电子商务同金融结合且发展迅速的互联网企业代表。电商小贷是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融资,这种模式依托于电商平台自身的海量客户数据以及引入的大量外部数据,利用数据挖掘,云计算等技术获得大量关于企业的销售业绩与用户评价等,而这些交易数据使得小贷公司了解了更多关于贷款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信用信息,进一步减小了小贷公司与贷款的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为中小企业提供快速便捷,低成本的资金服务成为了可能。

总而言之,基于互联网金融的电商小贷融资途径从根本上解决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主要问题,补充了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渠道,为促进中小企业的稳定,健康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众筹模式

  众筹商业模式,又为大众集资、众募或融众,意为创意者或小微中企业等项目发起人在通过中介机构身份审核后,在众筹平台的网站上建立属于自己的页面,用来向公众介绍项目情况,并募集小额金额或寻求其他物质支持。因中小企业因自身资本不足生产能力较弱等因素常常被银行的高门槛所拒,无法获得企业发展所需资金,民间借贷的高利息又经常让企业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互联网众筹的出现,因众筹形式多种多样,融资成本较低和投资者的多样化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并且没有还贷的后顾之忧,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活力。

现如今“互联网+”时代到来,依托于互联网为手段的中筹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互联网+”与众筹的结合不仅是“新常态”金融发展的需要,也为中小企业融资带来了一片新的天地。

五、结束语

着全面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运行会越来越规范,中小企业在激发市场潜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中小型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了多方面的难点,其中包括政府,各个银行、金融机构,以及企业自身因素。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关注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特点,然后对中小企业的融资现状及融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了解到,虽然目前经济形态呈L型走势,但互联网金融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机会,依托互联网金融的先进技术理念和所具备的大数据优势,云计算和云储蓄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产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给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带来了一片曙光,也为中小型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多元的发展方向。综上,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为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

 

参考文献

[1]高明月.我过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J】.时代金融,2013,30:258-259.

[2]张秋. 基于制度角度的河南省中小企业融资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2010,(3).

[3]刘明娟.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及对策[J]. 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学报,2009,(1).

[4]林毅夫,李永军.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 经济研究, 2001(1):10-18.
[5]杨楹源,王都富. 我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研究[J]. 改革, 2000(3):87-92.
[6]胡乃武,罗丹阳. 对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的重新解释[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10):41-47.
[7]刘秀丽,郭彦卿. 民营企业投融资难的化解途径探寻[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06, 26(8):34-38.[8] Macmillan, 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e and Industry, Cmnd, 1931:38- 97 [2] Ross S A. The Determination of Financial Structure: The Incentive[C]// 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7:23--40.

[9]Strahan P E, Weston J P. Small business lending and the changing structure of the banking industry[J].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1998, volume 22(98):821-845.
[10]WILLIAM D. BRADFORD. The Issue Decision of Manager-Owners under Information Asymmetry[J]. Journal of Finance, 1987, 42(5):1245–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