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农信动态

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系列报道在福建农信引发热烈反响(三)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系列报道在福建农信引发热烈反响,兴起学习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福建农信服务基层、扎根县域的优势,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把“源头活水”注入服务末梢、改革实践,切实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宁德农商银行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为闽东经济发展指明清晰方向:“‘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稳住粮食,山海田一起抓,发展乡镇企业,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宁德农商银行以专营支行为载体,以一村一品、一乡一产、一支行一要素模式将生产资料价值化,创新“茶园贷”“福海贷”等产品,推动金融服务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联动“政校企”强化产业研究,为大黄鱼“国鱼”产业链制定“一链一策”服务方案,助力蓝色经济主体持续增收,已投放“福海贷”超97亿元,大黄鱼产业链贷款余额超15亿元,写好闽东高质量“山海文章”。宁德农商银行广大干部员工表示,将持续扎根产业链条,激活实体动能,助力构建产融共赢新生态。

  南平农商银行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多次对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广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延平区王台镇溪后村作为全国首位科技特派员的派驻点,被誉为“科特派第一村”。南平农商银行深化与延平区委组织部携手合作,成立南平农商银行金融科技特派员团队,选派金融科技特派员融入乡村基层治理,共同参与相关政策研究、工作调研、农民农业教学培训。目前金融科技特派员已累计向村民发放贷款金额近1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惠及千家万户,有效提升当地经济活力和农民生活水平。南平农商银行广大干部员工表示,将继续深化金融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对接乡村发展需求,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力。

  长汀农信联社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建人民出版社《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提到“福建有福州、泉州、漳州、长汀四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福建的骄傲。”长汀农信联社积极融入名城保护建设大局,充分发挥金融纽带作用,与长汀县名城委、国投公司、征收中心等协同联动,创新推出“名城古建贷”,探索形成适用于本地实际的传统风貌建筑抵押贷款机制,为核心区4836处古建筑的保护利用、开发增值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撑。目前长汀农信联社已累计授信“名城古建贷”超2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300户。长汀农信联社广大干部员工表示,将以金融活水持续灌溉古建修缮,润泽非遗传承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建设,助力千年古城在“破圈”之后,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跨越。

  平潭农商银行

  习近平同志在闽工作期间多次到平潭调研,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第21次到平潭考察,亲自为平潭擘画了“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平潭农商银行依托本土优势,在金融助力闽台合作方面先行先试,创下4个“全省首笔”,发放福建省首笔台胞创业担保贷款、首笔台胞数字人民币贷款、首笔台湾居民居住证贷款、首笔台胞社保快贷,累计发放台胞贷款近150笔,金额超5000万元。平潭农商银行广大干部员工表示,将继续深化金融创新,拓展服务领域,聚焦“五大客群”,助力养殖、文旅、运输船、工程隧道等四大产业,助力平潭在两岸融合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一岛两窗三区”战略目标的全面实现持续注入金融动力。

  安溪农商银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发挥金融在市场经济运行中的关键性作用,善于灵活运用金融工具、高效盘活各类资源。安溪农商银行与县域经济同频共振,聚焦“茶”这一支柱产业,创新金融产品,激活涉茶资源潜力:全省首创“茶叶碳汇质押贷款”,以碳汇收益权质押,让茶园生态资源变资本红利;引入卫星遥感技术,构建“金融+数字+遥感”模式,依托卫星监测茶园生产,实现智能授信和贷后管理;升级“百茶供应链金融”,依托核心企业信用及交易数据,为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将金融服务从单点授信拓展至全链覆盖,目前涉茶贷款余额超60亿元。安溪农商银行广大干部员工表示,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深挖本土资源禀赋,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动力。

  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为福建农信持续助力城乡融合、产业振兴、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站在新起点,福建农信将牢记殷切嘱托,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让金融“源头活水”奔涌不息、润泽八闽大地,书写服务实体、金融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