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农信动态

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系列报道在福建农信引发热烈反响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启示系列报道在福建农信引发热烈反响,兴起学习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充分发挥福建农信服务基层、扎根县域的优势,持续推动金融资源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把“源头活水”注入服务末梢、改革实践,切实把学习热情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

福州农商银行      

1992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同志亲自主持编制《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谋划福州发展蓝图,制定金融规划。党委书记、董事长林向前表示,福州农商银行牢记战略指引,扎根福州,坚守“金融向善”“金融为民”初心,推进“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服务模式,助力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打造“智慧夜市”平台、创新“共富贷”等产品,为共同富裕注入金融活水。该平台目前已覆盖十余个夜市和集市,服务商户超2000户、惠及消费人群逾1000万人,交易金额累计超1.8亿元,入选福建省金融创新典型案例,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厦门农商银行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强调要推动形成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党委书记、董事长谢滨侨表示,厦门农商银行立足特区实践,探索形成“财政+金融”合作机制,创新村集体项目融资模式,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撑。通过政银村共建,支持建设农贸市场、商业综合体、长租公寓等项目,带动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截至目前,累计投放村集体项目贷款超50亿元,贷款余额约17亿元,支持34个村项目覆盖全市六区,惠及居民超14万人,村集体年增收合计超3亿元,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金融力量。         

寿宁农信联社      

下党乡的绿水青山见证着习近平总书记“金融为民”的初心。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下,下党乡建立了信用社,为偏远山区注入了金融“第一股活水”。党委书记、理事长蔡其伟表示,寿宁农信联社围绕“滴水穿石”“弱鸟先飞”精神,坚持以信用建设为引领,推进“垄上行”服务机制,组建“背包银行”走村入户,推广“信用村、信用户”评级授信,打造山区特色的“信用造血工程”。同时,配套推出特色产业贷、小额信用贷等产品,支持“下乡的味道”等本地品牌发展。截至目前,下党乡信用社累计发放扶贫贷款超1500万元,涉农资金突破1亿元,覆盖农户900余户。         

周宁农信联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闽工作期间提出“活立木贷款”构想,为破解林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方向。党委书记、理事长吴志清表示,周宁农信联社围绕林木未来收益权,创新“碳汇贷”产品,撬动林下经济发展潜能,推出“林e贷”等产品,探索生态资产价值转化路径。依托“林权+碳权”信息整合机制,设立闽东首家“森林‘四库’联动专营银行”,推动“绿色资源”变“绿色资本”。截至目前,绿色贷款余额近9000万元,支持林业企业和林农发展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等项目,为林改纵深推进注入金融动力。        

福安农信联社      

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和实践,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为开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提供了源头活水。党委书记、理事长陆敏表示,福安农信联社坚持以“滴水穿石”的韧劲推动金融赋能乡村振兴,探索“一特色产业一信贷模式”,深挖当地资源优势,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金”。围绕茶叶、葡萄等产业,创新推出“福茶·契约贷”“福农·大棚设施贷”“福工·设备更新贷”等系列产品,撬动农村“沉睡资产”,助力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福茶·契约贷”累计发放超3370笔,金额1.75亿元,覆盖茶园4168亩、茶企厂房2100平方米,为福安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     

习近平同志在闽金融论述与实践,为福建农信持续助力城乡融合、产业振兴、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站在新起点,福建农信将牢记殷切嘱托,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让金融“源头活水”奔涌不息、润泽八闽大地,书写服务实体、金融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