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厦门农商银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多元形式精准宣教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文章作者:厦门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厦门农商银行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系列活动:多元形式精准宣教 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为进一步保障消费者受教育权,健全金融教育长效机制,6月9日至15日,厦门农商银行紧扣“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主题,针对不同群体需求,通过亲子共学、社区互动、乡村服务、民俗融合、乡音课堂等多元形式,将金融知识送到百姓身边,切实提升基层群众金融素养。
一、“共享阅读”启蒙金融认知,点亮亲子智慧之光
集美支行党支部联合共建党委,在支行金融文化空间举办“共享阅读乐趣,启蒙金融认知”亲子活动,吸引近20组家庭参与。
活动以“嘉庚精神+金融文化”双线融合开场,金融助理带领家长与孩子了解陈嘉庚先生爱国兴学事迹,参观支行金融文化空间功能区,感受“一米暖阳”品牌温度。随后,通过“生活小故事讲金融大道理”的方式,用“压岁钱存取”“零花钱利息”等孩子熟悉的场景,讲解储蓄、利息等基础概念。最后,孩子们用画笔描绘“我的金融畅想”,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挑选图书与家长共读。
这场活动不仅为孩子打开金融认知的大门,更以“阅读+金融”的创新形式,让金融文化空间成为家庭教育的延伸场景。
二、“游戏+案例”破解老年金融陷阱
湖里管理中心联合湖里支行、五缘支行走进吕岭社区,针对老年群体高发的金融风险,举办“守住养老钱,幸福享晚年”主题宣教活动。
活动以“破冰游戏”开场:工作人员设计“金融词语接龙”“真假广告找茬”等互动环节,老人们积极参与,在欢声笑语中消除对金融知识的陌生感。随后,通过图文并茂的PPT,结合典型案例,深入浅出讲解“如何识别非法金融广告”“保健品诈骗常见话术”“电信网络诈骗套路”“个人信息保护要点”等内容,让老人听得懂、记得住。
“原来免费体检送鸡蛋是骗局的套路!”“以后接到‘客服’电话要先挂断核实。”现场老人纷纷感慨。此次活动将金融知识转化为“身边事”,帮助老年人筑牢风险防线,守护“养老钱”。
三、“青春集市”下乡,金融知识进乡村
在总行团委指导下,灌口、上塘、街口支行的青年党员、团员走进灌口镇双岭村,参与团市委“鹭岛青年行”乡村服务活动。
双岭村戏台变身“金融知识摊位”,青年们一边发放反诈手册、讲解征信保护要点,一边结合村民需求答疑,通过“案例分享+互动问答”的形式,将防范非法集资、反洗钱、电信诈骗等知识转化为“土话”,让村民听得明白、用得上。
“小伙子讲得清楚,我们种地人也能听懂!”村民的认可印证了活动的实效。此次活动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让金融知识真正“下沉”到田间地头。
四、“端午香包”传民俗,消保知识“缝”进心
高殿支行紧扣端午节点,举办“做香包·学消保”特色活动,40余位客户参与。
活动现场,金融知识讲解员以“香包需辨优劣艾草,金融产品亦需识别风险”为引,穿插讲解“电信诈骗常见套路”“非法集资识别技巧”“反洗钱注意事项”;设置“消保知识问答卡”悬挂于香包展示区,客户抽取问题,答对即可获赠定制香包。结合端午“辟邪纳福”寓意,强调“保护资金安全就是为家庭财富系上平安绳”。
这场活动将传统民俗与金融知识巧妙融合,让消保知识从“文件条款”变成“身边提醒”,既传递节日温暖,又筑牢安全防线。
五、“闽南乡音”进山村,金融课堂接地气
消费者权益保护部、运营管理部携手莲花支行走进同安区高山军营村“金融消保驿站”,为老年群体开设“乡音课堂”。
宣讲员用淳朴闽南话讲述“隔壁阿婆买保健品被骗”“儿子接到‘假公安’电话要转账”等案例,讲解养老诈骗、电信诈骗、非法集资防范技巧;设置“有奖问答”环节,老人们踊跃参与,在互动中加深记忆。“原来骗子会装‘孙子’打电话要钱!”“以后转账前要先找村干部商量!”现场笑声与收获并存。
此次活动以“乡音+案例”打破沟通壁垒,让金融知识更贴近农村老人需求,真正实现听得懂、用得上。
厦门农商银行通过精准分群、创新形式、贴近场景的系列活动,将金融知识转化为群众“看得见、听得进、用得上”的实用技能。未来,厦门农商银行将持续深化金融教育长效机制,以更接地气、更具温度的服务,守护百姓“钱袋子”,助力构建安全、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