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厦门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四)
文章作者:厦门农商银行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2日
金融为民 消保先行|厦门农商银行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教育宣传活动(四)
为切实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营造和谐健康的金融生态环境,自2025年起,厦门农商银行积极推进“五进入”工作,通过多元渠道、创新形式,广泛开展防范非法金融、非法集资、反诈、反假币等知识普及活动,凝聚起强大的教育宣传合力。
一、西塘支行:青团飘香传知识,金融课堂进社区
4月1日,西塘支行与西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携手,在西塘社区大厝里举办了“我们的节日·清明”暨“‘青’情手作,‘团’聚邻里”手工艾青团制作活动。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早早备齐艾草汁、糯米粉、花生芝麻馅等材料,春日气息扑面而来。居民们热情高涨,揉面、裹馅、搓圆,动作从生疏到娴熟,欢声笑语不断。
活动期间,工作人员化身金融知识宣讲员,为居民详细讲解人民币图案与防伪知识,强调爱护人民币、维护现金流通环境的重要性,坚决抵制拒收现金行为。同时,还着重提醒居民警惕电信网络诈骗,规范使用银行卡,避免沦为犯罪分子洗钱工具,共同守护金融秩序。
二、金海支行:春耕送科技,金融护安全
4月15日,金海支行联合厦门市供销社,在海沧古楼农场开展春耕农资科技下乡活动。
本次活动紧扣“经济安全”主题,工作人员针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非法活动,进行了深入的风险提示,帮助公众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恰逢2025年是《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十周年,工作人员积极宣传存款保险制度,提升公众对保险制度的认知与信任,助力群众更好地运用金融服务。
三、汀溪支行:厅堂设课堂,轻松学“双反”
近日,汀溪支行在营业大厅开展“防诈骗 反洗钱”主题宣传活动,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帮助消费者守护“钱袋子”。
活动中,工作人员结合生活实际,剖析“冒充亲友借钱”“虚假投资高回报”等常见诈骗套路,演示识别可疑短信、查询账户异常状态的实用方法。一位参与活动的阿姨感慨:“原来骗子招数这么多,以后真得提高警惕!”
除了精彩的知识讲解,支行还准备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设立咨询台,针对老年人、务工群体等特殊需求,耐心答疑解惑。不少消费者表示,这种“边听、边学、边问”的互动学习方式,既轻松又实用。
四、何厝支行:反诈课堂进社区,共筑安全防护墙
4月15日,何厝支行参与观音山社区综合治理联席会,采用“案例解析+互动实践”模式,为居民带来一堂生动的反诈知识普及课,进一步筑牢社区金融安全防线。
活动现场,工作人员结合近期高发的“保健品诈骗”“虚假投资理财”等典型案例,以“以案说法+互动答疑”的形式,深入拆解诈骗分子的话术与作案手法。针对老年群体易受“免费旅游”“高息理财”诱惑的特点,通过情景模拟和短视频展播,揭开“免费领鸡蛋”“养老项目返利”等骗局的真面目,提醒居民牢记“三不一多”原则(不轻信、不泄露、不转账,多核实)。此外,还分享了“设置账户交易限额”“开通短信提醒”等实用防护技巧,帮助居民强化账户安全。
五、高殿支行:商圈宣传反洗钱,共筑金融防护网
4月16日,高殿支行以“预防洗钱活动人人有责 共筑屏障维护金融秩序”为主题,走进厦门101聚厂商圈开展集中宣传。
工作人员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折页、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商户和群众普及新《反洗钱法》要点,揭露虚拟货币洗钱、非法集资等常见手段,并结合真实案例敲响风险警钟,赢得广泛好评。
未来,高殿支行将持续深化反洗钱公众教育,联合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常态化宣教活动,以“宣传+服务”双轮驱动,增加金融服务供给,提升服务便利性,切实履行金融机构社会责任。
六、大同支行:银发课堂护财富,反诈防骗筑安心
平安是福,健康是金。近日,大同支行在营业大厅精心打造“守护银发财富”安心课堂宣讲活动,为老年客户送上金融知识“防护伞”。
活动围绕《反洗钱法》展开,旨在提升老年客户对反洗钱犯罪和诈骗手段的识别能力。工作人员通过模拟“温情陷阱”(冒充社区人员上门“办理补助”窃取存折信息)、“保健品诈骗”(免费讲座、礼品诱惑,夸大产品疗效骗取钱财)等常见案例,生动展现诈骗手段的隐蔽性和危害性。此次活动有效增强了老年客户的反洗钱和反诈意识。
金融知识普及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厦门农商银行将持续开展多样化教育宣传活动,以贴心服务为广大消费者保驾护航,全力构建和谐、安全的金融消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