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6336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投资者关系 > 年度报告

福建农信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04月30日

一、福建农信概况

(一)基本情况

1929年10-1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永定县太平区、丰田区、上杭县北四区先后发起创建信用合作社,成为全国最早成立的红色信用合作社。1951年8月,我省在福州市郊新店乡成立新中国后的第一家农信社。经过90余年的风雨历程,福建农信不断发展壮大,现有农信社、农商银行67家,网点近2000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超1.1万个、员工2万多名,是全省银行业从业人员最多、网点分布最密、服务范围最广、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力度最强的地方性金融机构,也是全省唯一一家实现乡镇全覆盖的金融机构。

省农信联社于2005年7月29日成立,作为省政府管理农信系统的专门机构,承担对全省农信社、农商银行的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并从2010年开始,对党的工作实行全省“垂直领导、统一管理”。现有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审计部、发展规划部、财务会计部、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普惠金融部、金融市场部、运营管理部、科技部等12个内设部门及福州、漳州、泉州、三明、南平、龙岩、宁德7个办事处。

至2022年末,总资产达11817亿元,比增1112亿元,增幅10.4%;主营业务增长再创新高,各项存款余额9389亿元,比年初增969亿元,增幅11.5%,各项贷款余额6442亿元,比年初增735亿元,增幅12.9%;经营效益稳步提升,抗风险能力持续增强,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指标位居全国农信前列,经营实力入选2022年福建企业百强,居全省银行业第2位。

(二)获得荣誉

1.省联社荣获2021年度福建省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考核评估“优秀”等次及“2021年度福建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星级机构”称号;

2.省联社荣获“2021年福建省移动支付便民工程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3.省联社荣获“普惠金融奖”(省教育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省财政厅、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银保监局、共青团福建省委);

4.福农平台在“2022中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会”上入选数字化转型百项优秀案例(农业类),是全国仅有的两项农业类优秀案例之一;

5.福农e政平台入选2012-2022年福建金融业20件大事,荣获2021年度福建省金融创新项目“三类项目”;

6.2022年6月,鉴于在2021年度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中的突出贡献,省联社荣获由省财政厅、省金融监管局等机构联合颁发的二等奖荣誉(全省金融机构排名第5位),并获得80万元奖金。

7.2022年6月,福建省商务厅和福州海关联合举办稳外贸口岸通关便利化政策宣贯交流会,鉴于福建农信在服务外贸企业方面的突出贡献,荣获2022年中国(福建)贸易融资单一窗口优质服务企业荣誉;

8.厦门农商行荣获2022年厦门市小微企业优秀金融服务机构;

9.厦门农商行荣获2022年服务新市民标杆金融机构;

10.厦门农商行荣获2022年度银行间市场“慈善日爱心机构”;

11.漳州农商行荣获2022年省红十字会“福建省红十字人道金质奖章”,长汀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上杭农商银行荣获“福建省红十字人道银质奖章”,龙岩农商银行荣获“福建省红十字人道铜质奖章”;

12.永定农信联社“福股贷”于2022年11月荣获全国地方金融二十六次论坛“中国地方十佳金融服务特色产品”;

13.泉州农商银行于2022年4月,荣获福建省微公益协会、泉州微公益协会颁发的“热心公益同心抗疫”奖牌荣誉;

14.泉州农商银行、晋江农商银行、南安农商银行于2022年7月,分别荣获中国新型金融机构论坛组委会、金融时报、苍梧县人民政府颁发的2022年第十一届新型金融机构论坛新发展理念助力小微金融服务与地方经济发展“十佳科技赋能银行”“十佳抗疫服务银行”“十佳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创新银行”荣誉;

15.泉州农商银行于荣获中国银保监会福建监管局办公室颁发的“福建银行业保险业2022年集中开展消费者教育宣传活动优秀组织单位”荣誉;

16.安溪农商银行于2022年2月,荣获第十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2021中国农村金融峰会颁发的“在全面小康新起点上农村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17.安溪农商银行于2022年10月,荣获中国农村金融杂志社颁发的“2021-2022全国农信系统县市级宣传标杆单位”称号。

二、践行普惠金融,支持保障民生

作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的主力军,福建农信积极履行金融机构的政治、经济、社会责任,不断提高“三农”金融供给能力,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做好金融服务稳住经济大盘各项工作,以实干实绩为新福建建设贡献农信力量。

(一)聚焦主业,服务乡村振兴卓有成效

1.支农支小力度持续加大。充分发挥农村资金供给主渠道作用,将信贷资源重点投向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不断加大涉农、小微企业贷款投放力度。重点围绕特色现代农业、服务实体经济、新农主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主动融入特色现代农业“3212”工程,重点加大对茶叶、蔬菜、水果、食用菌、畜禽、渔业、林业、花卉等乡村特色产业支持力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推动现代农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助力形成更多特色产业百亿强县、十亿强镇、亿元强村。截至2022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4153亿元,比年初增长341亿元,增幅近9%;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2976亿元,比年初增长336亿元,增幅近13%;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17亿元,比年初增长595亿元,增幅近30%,涉农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市场份额均位居全省首位。

2.金融扶贫成果持续巩固。着力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主要帮扶政策、资金支持总体稳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扎实开展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加强与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全面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按照监管部门分片包干要求,全面开展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入户走访,做好政策宣传,充分满足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户的有效资金需求,做到应贷尽贷。切实做好风险防控,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信贷风险的工作底线。二是大力支持重点区域加快发展。聚焦老区苏区和23个原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大信贷资源倾斜配置力度,用足用好央行扶贫再贷款和支持老区苏区政策工具,助力当地培育发展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截至2022年末,向老区苏区县发放贷款余额6023.09亿元,比年初增幅12.96%。向23个已脱贫县发放贷款余额达843.48亿元,比年初增幅13.72%;三是深化落实挂钩帮扶工作。印发《福建农信关于挂钩联系建宁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扶工作方案》,推动挂钩帮扶工作走深走实。依托“福农e购”电商平台开展消费帮扶,将建宁列为全省农信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和职工疗休养基地。同时,指导建宁联社加大信贷投放,助力建宁县加快发展。至12月末,省农信联社各级工会共采购建宁县特色农产品共计8566件、销售金额48.07万元,依托“福农e购”电商平台本年度共销售建宁县农副产品6435件、金额52.52万元;在建宁县开展6期职工疗休养活动,参与员工197人。

3.服务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新农主体持续突破。深化与各级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农担公司合作,创新推广“福农直通贷”“乡村振兴贷”等信贷产品,有效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运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创新推出“福村贷”等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向630个村级组织发放“福村贷”4.32亿元。依托自主研发的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落地,率先开展新农主体信用评级。至12月末,累计完成7.9万户新农主体线上化建档、6.89万户新农主体在线评级。

4.信用体系生态工程建设持续推进。落实《福建省金融信用示范村、乡镇、县创建工作方案》部署,按照“政府主导、人行牵头、多方共建、标准共认、成果共享”要求,充分依托信用工程体系,打造福建农信无感授信模式,出台“利率优惠、贷款优先、服务优享”三优政策,结合整村推进、批量预授等重点工作,推动信用工程服务真正落地,持续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和满意度。至12月末,共评定金融信用示范村1884个、乡镇39个,其中由福建农信主办的示范村、乡镇占比93.4%。持续打造农信信用评定体系,累计评定信用村(社区)5044个,信用村(社区)占比30.64%,评定信用乡镇(街道)231个,信用乡镇(街道)占比为20.72%,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担当作为,全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

1.主动减费让利。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减费让利的决策部署,出台《稳经济大盘十二条措施》《支持福州市场主体纾困解难十条措施》等文件,灵活运用金融产品,开拓融资渠道助企纾困,减轻市场主体财务负担,减免金融服务收费,做到量增、面扩、价降;出台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等支持政策,促进普惠小微企业支持货币政策工具落地。2022年,福建农信累计减费让利45.4亿元,为实体经济减息让利超34.6亿元;挖掘降费空间,减免年费、支付服务费等约10.8亿元,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超30万户。

2.完善金融供给。扎实做好“六稳”“六保”任务,截至2022年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16.98亿元,贷款户数61.19万户,比年初增加8.25万户,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不含票据)14.72个百分点;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321.94亿元,余额占全省银行业44.41%。贷款户数61.19万户,总体完成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用好用足政策工具,推动优惠政策落地落实,累计办理政策性贷款309亿元,其中,发放纾困贷17059笔,金额268.53亿元,发放笔数和金额均位居全省银行业首位、创保贷3614笔,金额6.63亿元、制造业专项贷款484笔,金额8.19亿元。累计通过“金服云”平台解决企业融资需求超4万笔、金额近560亿元,笔数、金额分别占全省银行业67.75%、26.62%。

3.服务“四大经济”。①加大绿色经济产业贷款投放,持续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至12月末,绿色信贷余额404.17亿元,比年初增加114.38亿元,增幅39.47%,是各项贷款平均增速的三倍;绿色信贷占比6.27%,比年初提升1.2个百分点。②做深做透海洋金融,持续围绕“海上福建”建设,发挥福建海洋要素资源禀赋,聚焦产业链上产供销等关键环节,大力拓展海上粮仓“种-养-捕-加-增”等重点领域,践行农信特色“海洋之路”。至12月末,支持海洋经济信贷10.76万户、用信余额285.74亿元,比年初增加35.96亿元,增幅14.39%,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52个百分点。积极支持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打造“产供销+”数字化产业平台服务模式,积极推广“福商数经贷”至12月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89.46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贷款余额12.41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贷款28.35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贷款余额29.02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贷款余额19.69亿元主动服务文旅经济产业,围绕“清新福建”“全福游、有全福”生态文化旅游品牌,打造“金融+文旅”跨产业融合新模式,创新推出“福溜卡”文旅主题卡。至12月末,文旅产业贷款户数1.96万户,余额88.71亿元,比年初增加45.52亿元,增幅105.39%。其中,“福溜卡”发行5.43万张。

4.推动消费提质。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重要目标,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紧抓“三品”专项行动和农民创新产业增收计划等政策契机,持续推进“大零售”经营战略,不断深化以个人存贷款为主体,以消费金融和财富金融为两翼的业务发展格局,巩固基础客群、拓展中高端客群、挖掘长尾客群。聚焦新市民、老年人、个体工商户、社保卡客户和学生等重点客群金融服务需求,积极对接“区块链+智慧社区”工程,依托营销活动和权益资源,搭建便民生活服务场景联盟,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大力拓展农村财富业务,聚焦示范行社引领和销售能力建设,以2.0版财富综合管理平台为载体,为客户提供高适配和业绩低波动的优质产品。

(三)暖心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

1.情系新市民所需。出台《新市民金融服务行动方案》,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金融需求,重点对接新市民较为集中的制造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环卫、家政等行业,并按照城市输入型、县城输出型、县城输入型、双城互动型等类型,梳理形成差异化新市民金融服务模式,持续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增强新市民的金融获得感、幸福感。推出新市民“一卡一贷一存单”和涵盖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等金融服务需求的二十条举措,支持新市民授信超40亿元,用信余额超34亿元。围绕个体工商户、社保卡客户和学生等三类客群,结合“智能存钱罐”、专属存款、社保卡、信用卡、助学贷款等产品,引导行社细分客群,提供差异化营销服务。依托营销活动和权益资源,推广商户合伙人模式,搭建便民生活服务场景联盟,挖掘客群潜力。依托云缴费、教培通、中间业务平台等,着力构建“政策+客户+产品”政务场景和“校内+校外”教育场景拓展模式。

2.推动适老服务升级。开展银发经济调研,大力推广老年客户专属存款和敬老金养老产品,探索与其他银行合作办理个人养老金产品。进一步细分老年客群,引导行社通过星级、标签等功能,积极完成自助终端、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适老性升级改造,通过优化界面交互、大字体显示、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举措,便于老年人获取信息和服务,同时进一步优化适老版本,做到页面内容清晰、简洁,重点突出,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设立“夕阳红”主题银行,宁心驿站、慈慧驿站等适老金融服务示范点,在厅堂布局、环境设施、服务指引、专属活动等方面探索特色化客户服务体系,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服务需求。

3.强化客户权益保障。形成规范化、系统化、常态化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金融消费者教育机制,充分利用“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普及金融知识守住‘钱袋子’”“金融知识普及月”等宣传活动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关注“一老一少”特殊人群,营造宣传氛围,全年共开展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动近8500次,发放宣传资料近100万份,发布原创宣传教育方案500多份,活动触及消费者近77万人次。开展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制作“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短视频35个。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落地见效。67家行社均已建立纠纷多元调处中心,2022年通过多元化解纠纷超1.1万件,调解成功金额近6亿元,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金融为民理念。

4.践行社会公益职能。2022年全年,福万通慈善基金会全年共资助困难学生1995名、发放助学金832.85万元,累计资助困难学生13577名、累计发放助学金6100.8万元,并完成基金会换届、支部书记调整、法人信息变更等工作。继续开展福建省红十字会福万通少儿重特大疾病医疗人道救助项目,为30名患儿发放救助款37.5万元。组织“母亲健康1+1”公益募捐活动,共募集善款43098元。向福州市慈善总会捐赠3万元,用于举办爱心年夜饭和捐赠爱心年货等活动。

三、深化转型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优化产品服务,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

福建农信坚持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为目标,积极融入和服务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四大经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逐步完善以金融指导员(或金融助理)为纽带、“五位一体”服务网络为载体、“福农”字号金融品牌为抓手、福农平台为引擎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农村金融服务“新模式”,打造福建农信特色的福农综合服务体系。

1.提出参与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的目标。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助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推动乡村振兴各类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为主线,淡化不同市场主体之间的边界,打破文化壁垒、行政壁垒、环境壁垒,凝集系统合力,实现资源互补、优化配置,政策汇聚、精准落地,将广泛的乡村振兴市场主体调动起来,把分散的乡村振兴政策要素汇聚起来,把零散的农业农村大数据整合起来,把多元化的乡村人才资源融合起来,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2.选派金融指导员(金融助理)下沉服务。加强与党委政府联动,联合当地组织部门,选派优秀金融骨干担任金融指导员(金融助理),下沉到乡村基层一线,助力乡村治理、乡村建设、乡村发展。共同向15649个行政村(社区)派驻金融助理6382名,推动3848名金融助理受聘为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聘任乡村振兴信息员5249名,充实了乡村振兴指导员队伍,进一步推动了党的“三农”政策、金融知识和普惠金融服务下沉。

3.建设便民“福农驿站”。通过推动营业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点转型升级,完善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福农e厅)、掌上银行功能,着力打造“五位一体”服务网络,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并以原有的普惠金融便民点为依托,吸引组织部、人社、医保、行政服务中心、快递、电商等各类主体参与,将政务、党务、商务、医务、民生、金融等资源整合起来,打造“一站式服务”的“福农驿站”,让多部门、多站点的乡村振兴政策、资源通过乡村振兴服务点直达农村的“神经末梢”。当前已建设福农驿站160家。

4.打造福农综合服务平台。搭建集资产信息登记、融资需求对接、政策信息发布、普惠宣传推广、农村要素流转“五位一体”的“福农综合服务平台”。助力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其中,村级财务管理系统服务覆盖45个县区的571个乡镇经管站8703个村级组织。做优新农主体金融服务,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子系统,推动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落地,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及信用分级评价试点,为新农主体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金融服务,已在全省各地全面推广,累计完成7.9万户新农主体线上化建档、6.89万户新农主体在线评级,依托系统数据发放“福农直通贷”等信贷产品1.81万户、金额69.21亿元,该做法成功入选“2022年度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十大典型案例”。丰富农村资源要素应用,依托产权制度改革管理(福股贷)、宅基地管理、农业要素流转等系统,整合农业、林业、土地等各类资源要素数据,创新信贷产品,激活“沉睡”资源,助力农村“三变”改革。如大田联社依托产权制度管理系统持续推广“农票贷”,发放贷款2168笔、金额1.28亿元。构建“福农e政线上代发+财政示范点线下取款”的财政性资金服务模式,实现财政惠民惠农资金发放“一键到户、一屏尽览、一卡通取”,已累计服务全省77个县区、654个代发单位,发放财政性资金共计62.57亿元,服务1437.21万人次,已建成7705个财政示范点,被省财政厅授予“全省首家财政惠民惠农资金服务示范金融机构”。

5.创新“五福”系列信贷产品。围绕福建省山、海、林要素禀赋、四大经济以及民营小微企业经济活跃等特点,创新“政策+产品+客户”模式,推出“福农”“福林”“福海”“福商”“福工”等全省性“五福”系列44款信贷产品和20款行社特色信贷产品,形成“大五福+小五福”的产品体系,充分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助力产业振兴。至2022年末,福建农信“五福”系列信贷产品贷款余额超2000亿元,惠及近90万农户。以“福林”系列产品为例,既有结合中央、省里林业贴息、生态公益林补偿等政策,福林贷、惠林卡、益林贷等产品;又有支持林下经济发展的福茶贷、兴林贷、福卉贷等贷款品种,还有助推林竹生态价值实现的碳汇贷、金林贷、林票贷等碳金融产品,全方位满足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的融资需求。“福林”系列贷款余额达123.97亿元,惠及8.96万户林农林企,常年保持全省银行业首位。

6.提升精准服务能力。实现从客户基本信息、交易信息、价值信息、业务信息、风险信息、营销信息六大方面构建全行级的客户标签体系,提炼近380个客户标签,完善个人客户星级评定模型,为客户精细化管理、差异化营销服务和风险监测等业务场景奠定基础。聚焦市场需求,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推出电子渠道结售汇、跨境汇款等线上业务,满足疫情防控期间外汇及跨境人民币业务办理需求,为客户提供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二)着力提质增效,练好履行社会责任内功

1.持续提升工作质效。聚焦“三提三效”,制定6张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常态化开展督查督办工作,持续推动各级、各部门力戒“两个主义”,重点工作任务基本完成预期目标。靠前服务意识显著增强,围绕“稳大盘”“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等重点工作,省联社领导带头现场调研督导,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出台《“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案例汇编》《普惠金融四大工具包》《普惠金融动态》《财会问题解答》《风险信息参阅》等辅导读本,为基层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抓手。工作作风持续向好,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2.加强员工队伍建设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不断提升员工服务百姓、服务客户能力。同时完善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履职能力。面向基层行社公开择优选调省联社机关工作人员68人,为机关持续注入新鲜血液。出台《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职员等级管理办法》,建立管理序列和专业技术序列双通道发展机制,拓宽员工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操作岗人员转岗工作,采取公开择优、竞争上岗方式,推优16名操作岗员工转为管理岗。

3.完善干部培养机制。开展全省农信系统优秀年轻干部调研推荐工作,将83名优秀年轻干部列入人才库跟踪培养,实行动态管理,为福建农信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干部人才储备;分批组织入库优秀年轻干部至省联社或异地行社锻炼,促进他们拓宽视野、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加大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全年新提任的行社班子成员中80后11名,占新提任人员总数的57.89%,其中85后7名。通过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引导福建农信广大员工提升履行社会责任能力。

(三)坚持党建引领,精铸履行社会责任之魂

1.推动党史教育学深学实。组织各级党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全省农信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全面总结福建农信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工作成效和经验启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举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宣讲会。组织福建农信广大党员干部收看由省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党的二十大精神线上专题宣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掀起学习热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论“三农”工作》等。

2.掀起理论研讨学习热潮。组织开展“忠诚在心、岗位奉献”对党忠诚教育,通过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带头上好主题党课、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强化廉洁警示教育、开展岗位建功活动等举措,不断激励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全省农信系统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前往“苍霞人家”生活馆、廉政教育点古田会馆等,开展“忠诚在心、岗位奉献”对党忠诚教育主题党日活动。组织机关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召开“忠诚在心、岗位奉献”对党忠诚教育学习研讨交流会。

3.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完善“月清单、季报告、年交流”机制,健全“1+X”监督“四个一”工作机制,开展监督有效性课题调研,制定“四项监督”统筹衔接工作方案,每半年召开1次“1+X”监督专题会议,压实职能监督责任,将党建工作考核向季度性、经常性、跟踪性的日常监督检查转型。制定《福建农信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工作规划(2022—2024)》,在福建农信党群微平台“清廉文化”专栏宣传行社清廉金融文化建设典型经验。通过展示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成果、厚植清廉金融文化建设根基和开展弘扬清廉家风主题教育等活动,创新开展2022年福建农信清廉金融文化宣传周活动。全省农信系统共开展清廉金融文化交流会、宣讲会217场,宣传下村居活动682场,制作、发放清廉金融文化宣传画册5007册,走访宣讲企业566家,举办清廉家风主题分享会173场。

四、展望未来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作为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民生金融的主力军,福建农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到金融服务与经营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全力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减碳添绿,支持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质增效,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动力变革、效率变革;服务实体经济,全面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效率和水平;以客户为中心,深化打造福农综合服务体系;立足民生消费重点领域,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及惠民措施;立足高质量发展,积极引导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

金融探索的点点滴滴,正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缩影。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福建农信不断巩固金融支持福建实体经济发展新成效;强化服务功能,在提升金融服务效能上下功夫、求实效;紧盯改革创新,打造特色亮点,持续提升福建省金融发展竞争力、影响力;聚焦高品质生活,践行金融为民理念,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

2023年,福建农信将继续积极参与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以落实富民兴农政策为出发点,与涉农基因主体开展政策联动、股权联结、平台联合、队伍联建、服务联创等,主动融入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形成政银村企农融合发展的长效机制。

“农”墨重彩谱华章,“信”心百倍春潮涌。当前,福建农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国家战略部署,深入实施“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坚持围绕“三个结合”工作要求,积极融入“六个福建”建设,找“准”定位落实主责主业,抓“好”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创“新”模式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民生领域的能级,积极探索体现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福建特点的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以更有力、更丰富的举措践行农信担当,源源不断向社会输送金融养分,奋力开创金融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