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家门口的“幸福坐标”你打卡了吗?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6日
“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归根到底要造福人民。”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坚持“金融为民”,以金融力量守为民之责,谋富民之策,办利民之事。
福建农信坚定贯彻这一理念,联合人社、医保、行政服务中心、快递、电商等各类主体,因地制宜构建金融、政务、电商、物流、民生“五位一体”的“福农驿站”217个,打造多要素资源的汇聚点、农村生产生活的综合体、普惠金融服务的人气站。它们以“小而美”的姿态,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把“金融为民”的初心化作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坐标。
从“单点服务”到“全域激活”
把民生福祉带进社区家园
莆田农商银行打造新型社区驿站,把金融服务融进居民日常生活,驿站成了带动邻里“活起来”的红火据点。这里设置了金融服务区、健康管理区、助农直播区等功能区域,还开辟出家庭KTV、书画厅、妈祖筵席用餐区等休闲空间。同时,驿站常态化开展群众大舞台、非遗美食制作、长者邻里生活节等特色活动,每周举办红歌会、马赛克花瓶DIY、中医养生小课堂等,吸引居民走出家门、走进社群,逐步形成社区交流共享的新平台。
至目前,驿站已举办文体和惠民活动115场,服务群众近5000人次,让场场活动转化为持续升温的邻里情,落地在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上。
从“综合驿站”到“零工市场”
把灵活就业送达群众身边
就业有门路,金融有温度。由周宁农信联社与县人社局合作共建的“零工市场+金融服务”驿站,整合求职对接、金融业务和政策咨询于一体,为灵活就业人员及企业提供高效的临时用工对接和一站式服务,助力推动当地就业生态不断优化。
至目前,驿站累计服务超7600人次,发布零工岗位1600余个,成功匹配近800笔用工,切实缓解了短期就业群体“找活难、保障弱、融资慢”等难题,实现了“就业有支持、创业有底气、权益有保障”,成为周宁县促进灵活就业、助力群众增收的重要民生工程。
从“靠山吃山”到“生态农业”
把绿色价值化为发展动能
在厦门海拔最高的山村——同安区军营村,全国首个农业碳汇服务驿站把茶园的“呼吸”变成了金融资源。厦门农商银行依托厦门产权交易中心登记的碳汇量,为整村核定授信额度,推出“乡村振兴碳汇贷”,执行优惠利率、最快当天放款,破解了茶农“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难题。至目前,碳汇贷累计授信830万元,覆盖茶园近500亩,推动茶园向低碳化、绿色无公害化生产转型。
碳汇服务驿站还是“碳汇知识宣传+便民服务”的综合窗口,这里既能提供便民取款业务,也能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知识普及,金融与生态叠加的绿色效应,正在这个高山村滚动放大。
从“基础服务”到“惠军平台”
把尊崇关怀送到军人心坎
安溪农商银行打造“茶乡老兵驿站”,整合金融服务、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扶持与权益保障等功能,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等提供优先受理、优惠利率、优质服务、免担保费的“三优一免”专属权益,以走心又给力的金融关怀致敬“最可爱的人”。安溪农商银行还推出“茶乡惠军贷”系列产品,并通过该驿站提供服务,精准覆盖消费、经营、就业等多类资金需求,为退役军人创业送上“金钥匙”。
至目前,该驿站已常态化为辖内退役军人办理各类业务,成为他们信赖的“暖心据点”,助力退役军人在茶乡安溪续写“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新篇章。
从“功能站点”到“温情港湾”
把暖心关怀注入银发生活
柘荣农信联社“常青藤”驿站专注于老年人的金融需求,提供便捷、实用的适老服务。驿站设立社保服务点,办理社保卡激活、换卡等业务,为老年人日常生活提供便利;定期开设反诈课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养老诈骗和虚假投资等常见骗局,增强老年人的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筑牢资金安全防线。
与此同时,驿站注重传递温情与陪伴,每月定期举办集体生日会,不定期开展健康科普、养生讲座及各类节日主题活动,营造出亲切愉悦的养老氛围。至目前,驿站已累计举办18场生日会、7场节日活动,服务逾千人次,显著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践行了“老有所乐、金融便民”的服务初心。
福农驿站,不只是办理业务的便民窗口,更是连接百姓生活的温暖纽带。下一步,福建农信将持续拓展驿站功能、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温度,把“小而美”的驿站建设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改善民生福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大平台”,在八闽大地续写“金融为民”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