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关于便民服务点助力扶贫开发的若干思考——以溪尾信用社为例

文章作者:福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7年07月24日

 

摘要:近年来,溪尾信用社在当地大力推广小额便民服务点,较好地解决了农村村民“取款难”“缴费难”“转账难”等问题,但由于农村地区金融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便民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较低等因素影响,目前小额便民点金融服务水平相对较低。

2009年以来,我社通过设立小额便民点和移动pos机等方式,在溪尾当地十四个行政村大力推广便民服务点助力扶贫开发的活动,为偏远地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转账汇款、社保卡激活、代理缴费等服务,切实解决了农村地区“取款难”“缴费难”“转账难”等问题,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但是目前便民服务点也存在着业务发展不平衡、服务产品单一、便民服务点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相对较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依托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服务扶贫开发和“三农”政策,是一个具备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溪尾信用社便民服务点为例,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促进便民点助农服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溪尾信用社小额便民点银行卡助农服务发展现况

(一)小额便民点的金融服务功能

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金融服务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多,福建农信小额便民点的功能也在不断的丰富,到目前为止,便民点对外提供的金融服务有领取社保金、福万通卡现金支取、农民工卡取现、缴存社保金、电力缴费、通讯费缴纳、活期转账、账户查询等功能。

(二)溪尾信用社小额便民点业务发展现状

    2009年溪尾社在下邳村开办了宁德地区第一家小额便民点,随后在当地十三个行政村全面推广便民服务点,深化银行卡助农服务,截至目前,我社共设立十三个小额便民点,基本实现银行卡助农服务的全覆盖。2016年,我社便民服务点共办理小额取款业务2.19万笔,金额905万元,平均每家便民服务点每月办理银行卡助农业务140笔。

(三)溪尾信用社小额便民点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金融服务较为单一。目前,小额便民点提供的小额取现、缴存社保金、代理缴费等金融服务,大多数都是集中在支付结算领域,未利用便民服务点资源优势,进行普惠金融宣传、拓展人民币流通等功能。

二是银行投入大,收益低。银行在小额便民点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业务种类单一的情况下,无手续费收入,便民点商户的补贴奖励大部分由银行承担,政府财政没有专项配套资金,长此以往,银行开展业务积极性将大受打击,必将影响助农取款业务的发展。

    二、小额便民点可持续发展和金融扶贫工作双赢可行性分析

    党的十八大确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最繁重最艰巨的任务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地区。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如何更好地把金融服务和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满足扶贫对象生活生产的金融需求,对于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为确保小额便民点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我社针对商户的每笔交易给予金额0.5~1元不等的补贴奖励,此举极大的提高了便民点商户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便民点业务的快速增长。随着便民点机具功能的增加,贫困山区的村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金融服务,特别是“小额取款”、“水电费代缴”“缴存社保金”等业务,省去了村民往来村里和信用社所需的时间和费用,让普惠之光照进千家万户。

    三、小额便民点助农服务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小额便民点服务补偿机制。小额便民点的推广有助于解决农村金融资源短缺和农民取款难的问题,促进了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落实,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建立相关利益补偿机制,根据便民点的数量和设备台数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帮助减轻开展业务的成本。同时给予商户一定比例的财政补助或者适当的奖励。

(二)加大小额便民点的培训力度。针对农村地区商户综合素质不高,业务熟练度不够的问题,建议加强商户的业务操作培训,多深入现场手把手的教授讲解业务功能,帮助解决业务办理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三)设立人民币反假工作站。针对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假币流通较常见的现象,在每家小额便民点设立人民币反假工作站,利用便民点的资源优势,向村民宣传人民币反假的基本知识,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可以设立残损币兑换业务,切实做到金融服务不出村。

(四)完善防范风险措施。加强便民点硬件设施建设,逐步升级新一代便民机具,配备验钞机、保险箱等防护设施,解决现金存放安全和假币识别问题。规范便民点操作,督促便民点商户按章办理各项业务,避免出现自办业务以套取银行补助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