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青春的答案
文章作者:福安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7年09月19日
通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这本书之后,我感触颇深、获益良多。阅读此书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并不仅仅是在读一本书,而是在书中寻找青春的答案。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位深深扎根于农村、扎根于农民的朴实青年,看到了一位胸怀理想、执着追求的壮志青年,看到了一位忧民之苦、感时之艰的大爱青年。作为一名当代青年,我将用我所有的热情为青春添砖加瓦。
一、坚定理想信念,明确方向。
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以前在课堂上学习到这句话时,并不是十分认同这种说法,总觉得是古人吃苦惯了,难免夸张其词。但当我学习了习总书记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才深刻体会到这其中的含义。逆境不一定能造就成功者,但若能在逆境中不惧艰难险阻,越挫越勇,定能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温赛特也说过:“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够创造奇迹。”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我们人生路上的指南针,为我们指引方向,从而在逆境中迎难而上,打造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二、坚持以学为伴,行稳致远。
书中讲到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从来没有放弃读书和思考,其他知青的炕上都是堆满了衣服,而他的炕上则是堆满了各种书籍。同龄人跑出去玩耍时,他还能饿着肚子专心读书、思考,习总书记极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深深打动了我。想想自己大学毕业四年多,除了必要的证书考试,看过的书籍确实很少,有时买了一些书也是静不下心来看,现在想来,深感愧疚。青春正当时的我们,应该以学为伴,用知识充实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方能行稳致远。正如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读书,但不唯书。习总书记说:“我们读了很多书,但书里有很多水分,只有和群众结合,才能把水分蒸发掉,得到真正的知识。”所以,将所学付诸实践,用所学为人民为社会做贡献,才能不负青春,实现人生追求和价值。
三、坚守为民情怀,不忘初心。
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近平把自己看作黄土地的一部分”。习总书记带领全村人打了一口井,解决了村里吃水难问题;给村里办了一个铁业社,解决了社员劳动工具的需求,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他还带领村民打坝地,给村里增加了几十亩的耕地等等。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朴实无华的七年,也是与众不同的七年。习总书记把自己看成黄土地的孩子,坚持劳动,坚持自我磨练,在他身上我体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这种深刻的为民情怀是一种责任担当,更是一种楷模力量。坚守为民情怀就是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将为人民服务进行到底;坚守为民情怀就是要怀揣一颗公仆之心,始终坚持人民大于一切的原则;坚守为民情怀就是要养成一颗为党之心,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诫。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严格要求自己,不忘初心,深化和坚守为民情怀,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正是这些苦难的经历,才铸就习近平总书记坚韧不拔、卓尔不群的领袖魅力。通过《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找到了青春的答案,明确了奋斗的目标。不管身在何时,身在何方,无论过去、现在、将来,习近平同志坚定的理想信念、刻苦的学习态度、深刻的为民情怀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作为福建农信的一份子,我将恪守尽责,努力提升自己,为全力打造“四好银行”,建设升级版福建农信而奋斗。
撸起袖子加油干,激扬青春,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