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农信,我爱我家
文章作者:大田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20年04月29日
倦鸟归巢,游子思乡,远方的人啊,思念的永远是家乡的味道!
从古至今,关于“家”的文化底蕴悠长,“家”是什么?家是每个在外流浪的人,内心停靠的港湾;是灵魂的归置地;是倦怠后的栖息地。
对于我来说,工作也是衣食父母,工作的地方也是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大家,在这个特殊的“家”里,成就了今天的我。
从2011年进入工作伊始,农信社历经各个发展阶段,有过辉煌,有过艰难,有过欢笑,洒过泪水。如今,在钟理的带领下,坚持走“123”发展目标,争取在3年内脱贫,脱困,摘帽的路子。相信,3年后的农信社会成就每一个辛勤付出,拥有农信梦的员工。
有人说,青春是一场梦,在梦里徜徉,在梦里成长和微笑,也是一种幸福。而我,农信社的工作就是我挥洒的青春留下的梦,去年12月底,疫情开始出现,直到春节大关,才开始大规模的爆发,那一段时光,相信经历过的人都难以忘怀,内心惶惶不安,公共场所的人都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而我们农信也属于高流量人群,领导亲自把关,网点主任起带头作用,把安全坚持放在第一位,随着时间的行走,慢慢的一些地方一些企业开始复工复产,我们农信社为了支持他们,提供各种信贷政策,在利率方面尽可能的优惠给与,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这就是农信社,这就是农信人,和人们群众共进退,为他们的事业资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农信社是“背包客”,一个背包走天下,农信社的信贷员们,都是不畏艰苦行走乡间的人,和老百姓聊天,了解他们的需求,也更易亲近他们。近年来,农信社开始施行“整村授信”的政策,大范围的普及我们农信社的产品,在石牌,第一个“整村授信”的点是小湖村,做好前期工作后,主任带领我们来到小湖村,村民都积极配合参加我们的会议。会后,在村书记积极配合下,当晚就签约了很多意向客户,这比之前在社里坐等上门客户的模式,效果大不一样。有些村民原本很少和我们打交道,甚至不了解,通过这样一次的大规模宣传,使他们原本有顾虑的,犹豫的,都消除殆尽。虽然那晚结束已然10点多,但第一次出师就收获满满的,大家脸上虽湛显疲惫,但更多的是有成果后的欣慰。“背包式”服务将持续在农信社发扬光大。
如今是电子时代的社会,微信、支付宝遍行天下,各个银行也审时度势,相继推出本行的二维码收单业务,对于前期任务的下达,每个员工都在尽职尽责的推广与营销,走出去以后,才发现营销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学会和客户面对面的打交道,询问客户的需求,把我们产品的独特之处讲解给他们听,遇到过很多阻碍,也见识到各种类型的人,有欣然接受的,也有极力排斥的,但我想,好产品都是慢慢推广出去的,需要客户消化吸收,等时间久远,大田的商店遍布我们农信社二维码的时候,那些一开始抵触的客户,就会欣然接受。印象深刻的是一个食杂店的老板,50出头,爷爷辈的人,特别和蔼可亲,他独自经营自己的小店,第一次上门营销,曾被拒绝无数次,但想,“失败乃是成功之母”总会成功一次的,结果去他的小店,老板很是爽快的答应下来,由于营业执照挂着他老伴的名字,要元旦才归来,于是我们就互加了微信。元旦时,我再次上门服务,他诉说到“在这一段时间,有很多你们农信社的人来问,还有一个是我的亲戚,但我想,做人总要讲究一个先来后到,一份诚信,我做生意也是这样子的,所以,就等你上门来服务”,我听后感动不已。之后,他把微信,支付宝都撤了,就走我们农信社的账,也无需再提现,有需要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着实方便。每当我路过他的小店,看到摆着是我们农信社二维码时,内心欢喜异常。这样的客户,才是我们忠实的客户。
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如何走出去,引进来,至关重要,好的产品和模式,我们都要借鉴,当然,也要坚定的秉去守旧的东西。如今,都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新进来的员工激情满满的,他们拥有好的学历,好的精神面貌,敢于拼搏,勇于创新,信用社拥有这些新鲜的血液涌进来,加上老员工好的经验传承,吃苦耐劳的精神,互相结合,相互促进,在农信社这个大家庭里面,定能再创佳绩。
不忘初心的人,又何止于我呢!大田联社上百号人,都承载的“不忘初心,勿忘使命”的原则,秉承着“以社为家,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矜矜业业。我为自己是一名农信员工而自豪,如果有人问我,“小姑娘,你在哪里上班呢”,我会骄傲的说“我在大田农信社上班,那里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