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化农信联社聚焦“四链”融合为我省陶瓷产业集群发展增添“金动力”
文章作者:德化联社01文章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8日
德化县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荣膺“世界陶瓷之都”“中国陶瓷之乡”等称号。2024年末,德化县陶瓷产业链产值达663亿元,从业人员超10万人,形成“3个从业者中1人从事陶瓷相关工作”的产业生态。
近年来,德化农信联社紧密围绕省联社高质量发展转型“三个三”战略,全面实施“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工程,在互相牵引、互融共通、互利共赢的产业新生态中“链”动陶瓷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上游、中游、下游“三端覆盖”
强产兴城,聚力担当。针对链上企业不同特点,德化农信联社聚焦上游原料端,通过“新质贷”“微易贷”等用款方式灵活的贷款满足企业流动资金贷款融资需求,并重点推广票据直贴业务,缩短企业回款周期;聚焦中游制造端,围绕陶瓷企业“初创-成长-成熟”全流程陪伴推出“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以“企建贷”“在建工程抵押贷款”“厂房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扶持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聚焦下游服务端,积极与德化县电子商务协会对接,以专属产品“电商贷”积极助力陶瓷企业解锁“陶瓷+电商+直播”等营销模式。至4月末,发放陶瓷产业贷款超60亿元。
二、科技、工艺、产权“三向赋能”
向高竞攀,向新笃行。为推动德化县“日用瓷、工艺瓷大师瓷”三大板块陶瓷加速向产业数智化、产品时尚化、工艺标准化转型,德化农信联社聚焦科技赋能,积极运用好政策贷款工具,逐户对接辖内科技企业清单,大力宣传“技改贷”“技术创新基金贷”“专精特新贷”等低息金融产品;聚焦工艺赋能,以“小微贷”“新质贷”“同心贷”推动陶瓷与文旅、酒类、茶叶等跨界融合,提升日用瓷产品附加值。以“优企贷”“瓷艺贷”推动企业引进新材料瓷等高科技陶瓷,培育工艺瓷发展增长点。以““人才贷”“新秀贷”“青商贷”推动传统陶瓷与现代艺术融合,提高大师瓷市场竞争力;聚焦产权赋能,以“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质押、“专利质押+保证”、“专利质押+抵押”等融资模式促进陶瓷企业搭建“产学研用”生态系统。至4月末,累计办理各项政策性贷款超21.55亿元,针对陶瓷工艺发展发放各项贷款20.99亿元。
以人为本,窑火不息。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德化农信联社精细雕刻精品平台,在中青艺术人才汇集地新秀园创建“再贷款支持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示范基地”,打造集政策宣传、园区管理、产业链金融于一体的农信服务模式;精准设计核心产品,创新推出“陶瓷大师成长计划”,对国家、省、市三级工艺美术大师、技术名人大力推广“大师贷”,以额度、利率等差异化配置深度绑定优势产业链核心人才;精心完善金融服务,成立德化县首个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并丰富“安居贷”“装修贷”“创业担保贷”等金融产品,通过“就近办、线上办、上门办”为每一个“新德化人”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至4月末,累计向新秀园户主授信近2亿元;办理“大师贷”1.5亿元。
精准服务,畅通资金。为强化惠企利民担当,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德化农信联社强化“应贷尽贷”,扎实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持续完善敢贷、愿贷、能贷、会贷的管理机制,推进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地见效;实行“能免尽免”,主动承担抵押物评估费、登记费等相关费用,积极为辖内小微企业提供结售汇汇率优惠;推动“应续尽续”,推广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并在全省首推个人经营贷款应急保障周转专项资金业务,有效降低过桥转贷成本,促进资金周转“无缝衔接”。至4月末,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总金额16.9亿元;为出口企业客户提供结售汇汇率优惠超300万元;为中小微企业办理融资担保贷款10.08亿元。
唯实惟先,善作善成。下阶段,德化农信联社将认真落实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部署要求,以“金融为民”使命和“利他共生”思维构建多方共赢的陶瓷产业“市场共同体”,持续助力打造“陶瓷千亿产业集群”,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