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新闻中心 > 行社动态

网点转型|长乐农商银行首祉支行:“政银村企农”携手,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径

文章作者:长乐农商行01文章发布时间:2024年05月31日

  长乐农商银行首祉支行位于松下镇首祉村,松下镇是长乐区最南端的乡镇,东临台湾海峡,西界福清市,与平潭一海相连,坐拥福州松下港,G228国道、长平高速、福平铁路等贯穿境内。38.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300多家企业,涉及钢铁、纺织、风电、码头物流、粮食加工及仓储,更获评全国千强镇与中国花边名镇,经济实力雄厚。作为松下镇唯一一家金融机构,首祉支行坚持服务就近,以周边学校、村民以及花边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针对不同产业、不同客群,提供信贷支持、普惠金融、助农增收等多项专属综合服务,推动松下镇乡村振兴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厅堂+走访”打磨网点服务“新标杆”

  首祉支行全面升级金融服务区,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分设咨询引导区、现金业务区等服务区域,并配备叫号机和智能柜员机等自助设备;规划摆放海报机、宣传展架等各类信息公示设施与爱心驿站、便民服务柜、便民书柜、无障碍通道等便民服务设施,形成一个更高效、实用、亲民的服务大厅。首祉支行还根据客流状况对大堂服务团队进行合理安排、及时调配,实现“岗位固定、角色可变”,推动“标准服务-暖心服务-专业服务”模式深化落地,让客户一进入网点就能享受到热情、温馨、舒适的金融服务。

  为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米”,2023年以来,首祉支行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出发点,组织开展了“进社区更换第三代社保卡”、“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传统节日慰问等金融服务活动,以多样化的活动为载体,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办理业务,开展金融知识宣教活动,帮助村民树立风险意识,让金融服务走出厅堂,让金融知识走进乡村。首祉支行深入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推动党员员工对各村走访慰问全覆盖,做到村村寨寨有人走、家家户户有人问,切实把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让农商温暖走入千家万户。

  “产品+创新”打好金融服务“组合拳”

  长屿岛位于松下港与平潭的苏澳码头航道间,作为长乐区唯一的海岛行政村,其支柱产业是渔业养殖业。2023年初,得益于养殖海权改革的政策红利,长屿岛进行海权改革试点工作,实现传统养殖业向深远海、绿色型发展。“渔民靠海吃饭”,这项海权改革试点工作给长屿岛带来了发家致富的希望,但集装网箱投放成本高昂,多数渔民苦于没有充足的资金支持,只能“望海兴叹”。

  长乐农商银行首祉支行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党建+金融”双基联动机制为抓手,主动靠前服务,加强与当地村委、养殖户联动,在深入长屿村调研的基础上,创新推出以水域滩涂养殖凭证为抵押的绿色金融产品——“福海·养殖贷”,不仅对长屿岛持有养殖凭证的渔民给予贷款优惠利率,还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为渔民提供与养殖海域租赁期相匹配的信贷资金,为长屿岛绿色渔业发展注入鲜活动力。

  近年来,首祉支行围绕松下镇海洋资源禀赋,不断开展渔业生产要素流转融资探索,加大特色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助力松下镇绿色渔业转型升级;同时也有力带动了地方企业、水产品市场、海岛观光旅游等上下游产业的延伸发展。至2024年3月末,长乐农商银行给予长屿岛绿色养殖项目总体授信金额达1亿元,当年新增涉及松下养殖行业贷款余额达3300余万元,其中“福海·养殖贷”累计用信1760万元,包括成功向长屿岛某水产养殖公司发放长乐区首笔“福海·养殖贷”630万元。

  “党建+金融”打造普惠金融“金名片”

  长乐农商银行首祉支行党支部扎实推广“党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战略工程,按照“党建+金融”的业务发展思,在下辖9个村成立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工作队,派出4名乡村振兴金融指导员挂牌到岗、包片到村,安排每周不少于两次驻村开展金融服务工作,建立工作日志手册,及时登记客户需求及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延伸多社融合内涵,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首祉支行积极探索“政银村企农”多方融合模式。2023年,长乐农商银行与松下镇人民政府签署“金融+河长制”战略合作协议,在专项信贷规模、贷款利率优惠、绿色审批通道等方面向获聘“企业河长”的客户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至2024年3月末,长乐农商银行已为首批“河长”企业累计授信430万元,以金融力量助力松下镇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水美长乐”建设,赋能乡村治理,共同助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

  下阶段,长乐农商银行首祉支行将持续深化网点转型工作,提升智能化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持续提升网点服务能力和竞争力;同时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和合作模式,为松下镇广大客户提供更加全面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