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启新程,“融”创价值!漳州农信系统“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
文章作者:省联社办公室文章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
今年以来,漳州农信系统贯彻落实福建农信2023年工作会议和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精神,立足辖区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以数字化转型发展为用户建立连接、为多社融合搭建平台,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创造价值。
以“数”为擎,再造经营流程
2月,漳州农信系统以“破冰”“破题”“破局”为题召开专题推进会,推动全市农信系统破除思维定势,以数字化为引擎,不断强化组织变革、流程重构和生态构建,推动数字经营管理能力、数字业务创新能力、数字运营风控能力、数字技术和数据服务能力建设。
一方面,加快区域科技资源整合提升,推动科技业务深度融合。组织漳州农信科技团队深入基层行社调研了解业务发展需求,通过模型构建、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助力调查研究深入开展,同时将调查研究结果进一步运用于金融科技发展当中,形成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良性循环。
另一方面,深化业界数字化思维交流碰撞,推广借鉴同业先进经验。组织办事处工作人员、辖区10家行社主要负责人及数字化转型业务负责人组成学习考察组,前往浙江台州银行考察学习数字化转型典型经验。拟于近期结合专家授课,进一步召开数字化转型工作研讨会,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创新意识,推动“短平快、区域化、可落地”数字化转型成果见行见效。
以“数”为轴,建构全域触点
2020年,漳州农商银行在全省银行业机构率先推出“虚拟营业厅”数字化平台,标志福建省银行业金融服务跨越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开启了“远程银行”服务篇章。
2023年以来,漳州农信系统推进远程银行坐席下放到网点,目前辖内共有10家行社开设远程银行坐席数142个,累计办理业务笔数4320笔,仅漳州农商银行业务受理面涉及11个国家及国内23个省份。
漳州农信系统不断丰富远程银行功能,与漳州市仲裁委员会、福建省厦门市某公证处等单位合作,通过API技术对接方式,在远程银行上加载线上公证、线上仲裁等业务,以金融科技开启了便民服务的新篇章。
广大客户在远程银行线上完成贷款办理后,将自动跳转至公证办理环节进行在线身份核验、电子签名、在线签署,公证员将同步在公证处端监督签署、接收及审核公证资料,短短几分钟即可在线完成申请至出证全流程。
漳州农信系统通过金融与公证服务融合创新,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增强群众办理金融业务的便利性,通过“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实现群众“只跑一趟”,甚至“一趟都不用跑”。通过线上公证、仲裁,以数字化形式将诚信意识植入广大人民群众心智,有助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和发展。同时,通过充分发挥“赋强公证”事前预防纠纷功能,提升“息诉率”“和解率”及“自动履行率”,将有效降低社会执法成本,释放更多公共资源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以“数”为链,重塑客户价值
企业微信以“连接”为价值,以提效和增长为核心场景,其分层管理与思路,为连接企业内部、连接客户、连接产业应用场景提供了有益实现路径。
今年以来,漳州农信系统在全辖推广企业微信应用,目前实现员工加入率达100%,共170974名客户加入企业微信,客户加入率不断提升,推动辖内行社做实基础客群,增强客户黏性。
以“数”为钥,激荡发展远景
当前大模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辅助、私域获客和智慧获客等金融业务场景中的应用具有丰富的发展远景和想象空间。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背景下,省农信联社漳州办事处与漳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漳州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出台《漳州市关于开展金融科技赋能 建设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按照“政府牵头、部门合力、农信搭台、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模式,实施“金融科技服务产业振兴”项目化、“金融科技支持人才振兴”协同化、“金融科技助推文化振兴”品牌化、“金融科技助力生态振兴”数字化、“金融科技促进共同富裕”一体化五大专项行动,以点带面统筹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共富“五大振兴”,打造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漳州样板”。
图为“龙海共同体”小程序首发仪式
漳州农信科技团队加快推进地市级区县级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小程序开发应用,以数字化运营为方向,以村(居)民日常生活场景需求为着力点,打通金融业务与客户生产、生活、消费场景,不断通过金融科技创新服务方式,以“可用不可见”的模式拓宽智慧应用场景,全面提升乡村振兴公共服务质效。
“数”启新程,“融”创价值,打造数字化金融新高地,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漳州农信系统将切实把握“农信式数字化”五大特征的内涵和外延,以“数”为擎、以“数”为轴、以“数”为链、以“数”为钥,聚焦业务发展中的痛点和难点,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精神,推动数字经营管理能力、数字业务创新能力、数字运营风控能力、数字技术和数据服务能力建设,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建设,助推共同富裕!
供稿 | 漳州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