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行社介绍 > 企业文化

【农信故事集】我的岗位日常

文章作者:长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5日

岗位书写人生,平凡蕴含精彩。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在践行普惠金融和服务“三农”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出属于长乐农商人独有的光芒。

 

我的柜员日常

柜员的日常,蕴含着平凡的能量。每天清晨,伴随着晨会整理自己的心情,戴好头花领带,给自己加油鼓劲,认真听取业务重点,了解最近的工作重心,今天也要元气满满啊!

客户来到网点办理业务,从进门开始,大堂经理就要负责引导,能免除排队的业务就帮助其使用自助机具解决,必须在柜台进行的业务就请其取号等待;在柜台前坐下,临柜柜员翻译客户的需求,解决客户的问题,解答客户的疑惑;末了,以微笑和一句“慢走”送别客户,使整个办理业务的过程流畅、愉快而又完满。这样的日复一日,或许看起来枯燥无味,却与客户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可以说我们离不开客户,客户也离不开我们。下乡宣传,我们又摇身一变,成了小老师、好邻里,为客户科普金融知识,高温时送水送凉茶,春节时送福字送春联,为不方便来到网点的客户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承担起一份社会责任。

但柜员的日常,不只是这样的平淡恬适。工作中,我们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心,如警银联动,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成功协助抓获网上在逃人员;同时也要有较强的反洗钱意识,一天之内出现了三四名外省人员冒名开户,认真核对是否本人,抽丝剥茧,层层追问,终于使其露出破绽,并拒绝为其开户,有效防范堵截一起冒名开户案件。

我们的日常就是这样,平淡偶尔又掺杂了惊险,平凡中渗透着不凡,将每一位客户都当作自己的家人,让每一位客户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从坐上柜台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做好了准备,在未来还坐在柜台的每一天,我们都将矢志不渝。

龙门分理处 李晗

用心服务,以人为本

日常客户群体中有部分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有的年纪虽大,但身体硬朗,精气神十足,办起业务轻松愉快;也有的虽然手脚不大利索,但思路十分清晰,全程也较为顺畅;剩下的一部分老人家,就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因为爷爷奶奶们信息获取和语言表达能力差,一方面不能正确叙述想办的业务,另一方面会听岔我们所说的内容,这样就极容易导致办错业务。

记得一次,一位老爷爷颤颤巍巍来到柜前,从大衣内袋摸索出好几本定期存折,询问之下才知道老人在外地经商的孩子需要用钱,只得将几本定期提前支取。“期满全都要一两年后,再心疼也没办法!”老人如是说,满脸皱纹也藏不住忧愁。

逐页翻看,一共十来笔的定期存款,都是近3年陆续存下的,全是五年期,迅速地做起账户销户,第1笔、2笔……操作着系统,到不知道第几笔时,余光瞥到系统界面2020/04字样,一个激灵,细看之下,这笔定期还有两天就要到期,利息可观。再翻看存折,原来时间太久,存入与到期日期较难识别,确为两天后期满。急忙告诉老人,仿佛迟一秒这钱又要溜走似的。“啊!怎么可能,我明明仔细看过了呀。”“老爷爷,我在电脑上确认啦,再等2天就能拿XX元利息了,你问问家里人,再等两天行不行?”“对!对!对!我这就打”老人一通电话确认两天后可以,脸上满是欣喜,一直道谢。能让老爷爷多些宽心,我们也很高兴。

日常工作中多是这样的小事,客户没听清,就耐心、慢速多说几次;客户不理解,就简化语言直白解释;客户操作慢,多微笑宽慰客户。从事柜面工作,我们的每一言每一行,不仅仅代表个人,更是整个农商银行的形象。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嫌麻烦,用心服务好每一位客户,以人为本,服务为先。

航城支行 周灯航

日常并不“日常”

做为柜员,每一天的工作其实重复性很大,业务的重复性,可能会让人懈怠;但是做为农信人的一天,其实又是崭新未知的一天,因为你不知道今天会碰到怎样的客户,会遇到什么棘手的业务,会度过清闲还是忙碌的一天。

我们每天会遇到熟悉的老客户,比如每个月定时来取社保钱的和蔼老人,每天定时来存零钱的对面药店的小妹,我们熟悉地唠着日常,他们就像回家一样熟悉着我们的营业厅。

坐在柜台,经常也碰到一些“疑难杂症”,让人没有头绪。有天一个客户来询问是否可以将出租房绑定的缴交电费业务取消。我查了一下,发现该客户的委托关系里并没有绑定用户号,便向他说明情况。但客户坚持每个月都会自动从卡里扣除电费,肯定有绑定委托关系。一时间我与客户陷入“僵持”。客户突然随口提了一句支付宝有没有可能绑定电费?此时我一头雾水,便和客户一起点开支付宝查询,果真在支付宝里看到客户绑定了,遂指导客户解除绑定,终于帮客户解决了一个难题。客户表示很感谢,觉得是自己没有搞明白才耽搁了我这么久。而我却觉得很惭愧,是自己经验不足,没有考虑到各种可能性,这让我意识到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柜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是在这一天又一天的“重复”的日常中汲取的经验。看似平平无奇的工作,其实每一天都蕴含着学习的机会与未知的新奇。只有耐心负责地对待每一天的工作,“久经沙场”,才能一眼看破疑难所在,为客户提供更好地服务。三尺柜台,承载着平淡日常却也凝结着人生百态,让我体会到所谓的“日常”并不日常。

吴航支行 陈帆

 

一岗一位

作为农商银行的“新手”客户经理和驻村金融助理,我发现与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农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岗位,更多的是一份使命,一份担当,一份责任。

早上,随着打卡声“谢谢”的响起,一天的工作开始了。打开陪伴我的电脑,看完今天的文件后,早晨8点半我便与支行长一起下乡,准时到达昨天预约过的乡村,村民们一看到我们下乡,便纷纷上前询问我们,哎呀,贷款怎么做,疫情刚过,复产需要的资金比较多,怎么办啊,我和支行长认真回答每个村民的问题,同时收集村民的用贷需求,带回行里。然后,和支行长一起巡查便民点,确保便民点能正常运转,满足村民取社保的需求。

早上11点多,我和主任回到社中,一顿饭20几分钟解决,针对早上收集到的资料,我马上就进入征信系统,查询到第一手材料;查询中,接到我所驻村村委的电话,你能不能赶紧到村一趟,这边有个村民想贷款,指定找你。于是12点多我又急忙下乡收集资料。

回到行里已经1点多,整理了征信报告,马上开始打早上村民的电话,联系下乡建档拍照事宜。下午2点多,我开着小电动,挨家挨户走访拍照,询问村民具体的生产经营及家庭情况,写在笔记本上,不知不觉写满了好几页。5点多,天已经渐渐暗,我回到行里,将贷款资料整成册,向支行长汇报情况,生怕耽误村民的用贷时间,看着桌上满满的贷款档案,成就感十足。

这便是我的日常。有人说,银行是个光鲜的行业,别人求着你办事;其实不然,农商银行的使命,注定我们要走千家、访万户,当我们看到企业走出困境,农户得到帮扶,一切辛苦都值了。这就是我们的使命——服务“三农”,助力小微。

玉田支行 陈铭

坚守让信仰闪耀光芒,奉献让生命绽放瑰丽!这就是农信青年员工,平凡岗位上的坚守者,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平凡点缀的丰富多彩,也在平凡中点亮了新时代农信青年的青春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