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农信本职----《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后感
文章作者:长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7日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由三个部分构成,分别是知青说、村民说、各界说。该书以采访实录形式,通过29名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用真实的历史细节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当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知青时期的艰苦生活和人生成长历程,从而实现精神理念的升华和意志品格的坚定,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冲击和震撼,一次次得到洗礼和升华。
心有责,立垂范。“水利农业务的命脉”。在担任梁家河村支书之初,为了给村里找水源打水井,保证全村的生活生产用水。习书记经过详细调查,打准被淹没的泉眼。在打水井时,正值初春乍寒,村基建队员怕踩在冰水里冻脚,就不往下走,习书记第一个率先跳到冰面上,用镐头使劲地挖。在他的感召下,边上的基建队员也纷纷跳下去用力挖。作为一名基层支行行长,不仅要对市行负责,也要对网点所有人员负责。在工作中,我们也要以习总为榜样、为表率。要敢担当,立垂范,发出“跟我上”的口号,率先行动,以身作则,特别是近期农户建档、增户扩面、电子业务推广等。只有做好表率,才能带好团队,才能将团队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凝心聚力,带动业务发展。
心有民,爱在前。“解衣推食”是古人赞美慷慨助人、仗义疏财的人。在一次上集市采购时,习近平书记遇到一名从绥德一路行乞而来的老人,闻听其曾是习老的卫士时,在简单了解一些情况后,便将身上的钱和粮票都给了老人,而自己去无钱买煤油等物品。虽然事后语气平淡,但却不简单。在物质匮乏时代,能将身上钱物倾囊相送, 是常人所不及。支行行长是网点负责人,是网点员工的领头雁。支行行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网点员工学习的对象。心中有民,大爱无私,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员工在前、单位形象在前、客户在前。才能领导员工,为单位塑造良好的形象与口碑,得到客户的好评。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 不仅仅是一本讲述知青岁月的书,更是讲述人生历练、过“五关”,洗髓伐骨,实现人生大转变的过程。心得虽浅,但却深烙脑海。在今后工作中,我要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农信本职,为将长乐农商银行更好更快发展拟写自己微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