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航大地上普惠金融的践行者——记长乐农商银行古槐支行
文章作者:长乐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文章发布时间:2016年04月20日
承载着支农的使命,怀揣着发展的大计,近年来,长乐农商银行古槐支行作为新形势下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一员,始终致力于深耕小微,服务三农,探寻普惠金融新路,致力于业务、产品、服务领域的创新,持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能力,走出了一条“以农为本”、与“三农”共生共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重要金融力量。
截止2015年末,古槐支行各项存款余额5.66亿元,贷款户数1144户,各项贷款余额3.7亿元,全年新发放普惠金融卡271张,授信总额达2747万元,为助推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倾注三农,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努力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解决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农村金融网点的服务成本较高而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缺位于“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古槐支行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将改善服务的重点放在了拓展服务渠道和创新服务方式上,多方着力消除农村金融服务“空白”,力促城乡金融服务均等化。
目前,古槐支行对全辖23个行政村共计布设近25个小额支付便民点,月交易笔数达万笔以上,实现了辖内行政村全覆盖,使得金融服务“不出村”的同时更是对完善地方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解决农村金融供给不足、满足了农村市场个性化的服务需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该行成为农民心目中最值得依赖的银行。
同时,为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普及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水平,让农民“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古槐支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升区域金融辐射能力。近年来,利用农户建档工作为契机,积极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宣讲活动,采取现场集中宣讲、分发传单海报、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为农户普及现代金融知识,提高农民的风险防范意识。截至2015年底,古槐支行共计先后开展专项宣传活动共计二十余次。切实提升了农村地区的金融知识水平,同时依托客户的“口碑效应”,使得改行全辖存款市场份额由年初的60%上升至70%左右,增长近10个百分点。
二、深耕小微,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常年来,长乐农商银行古槐支行始终坚持将小微企业和各类个人私营经济作为最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结合自身实际,找准自身定位,着重在特色服务及优质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推进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为了让小微企业用户贷款方便,古槐支行不断简化手续,优化信贷流程;在风险可控和合规操作的前提下,优化担保方式、灵活调整授信款方案、制订利率优惠政策;强化考核管理,单列小微贷款规模,优先安排涉农和小微信贷资金投放,引导客户经理重点发放小微贷款,不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
另一方面,古槐支行积极调整经营思路,树立“大农业”观念,在充分满足城郊蔬菜种植、现代农业信贷需求的基础上,重点扶持具有特色的区域农业和当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村级经济发展。根据农业产业化企业特点,发挥好农商行经营灵活的优势,简化流程,优惠让利,满足农业企业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
三、心系民生,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普惠金融,最终还是要落脚到“惠”字上。古槐支行近年来围绕金融普惠,采取了一系列“普农”、“为农”、“惠农’的举措。
“普”即普及城乡。古槐支行努力实现网点布局科学化、服务网络村村通的基本格局,通过ATM、CRS及自助终端加上福农通和小额便民点的布设使得全辖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并且通过营业厅合理的人员分配及便民设施的摆放使得整体服务更加的个性化、亲民化,使得所有服务以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为切入点,挖掘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
“惠”即惠之于民。作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古槐支行致力于改善民生,最大力度的让利优惠客户并积极支持民生工程和扶助社会弱势群体。把电子银行产品作为“惠农”服务的主要切入点,开展集“普惠金融卡、手机银行、收单业务、短信银行、微信银行、IC卡”,于一体的“六位”组合营销。同时,结合当地特色,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创新包装业务产品,在产品推广中打造“福万通”品牌形象。
古槐支行在追求优异经营业绩,塑造优质金融品牌的同时,还不忘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对残疾人、年迈体弱者、采用电话预约、定时上门服务,“宁可自己麻烦百次,不让群众多跑一趟”的服务态度获得了全辖客户的一致好评。
长乐农商行作为当地普惠金融的先行者,古槐支行将一如既往地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微的市场定位,进一步探讨金融为农支农的新渠道、新办法、新形式,深入做好三农服务,扎实推进普惠金融,努力做活农村金融市场,更好地灌溉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努力为长乐人民平等享受金融服务、缩小城乡差距、构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以实现普惠金融创新服务的新飞跃!